- 欢迎访问深圳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深圳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主。
深圳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押题复习资料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导读】深圳自考考试已经临近,为了更好的服务考生,以下是深圳自考网为您带来的押题资料汇总,如需获取文件版可加入考生交流群获取。
一、公司财务活动
(一)筹资活动 (二)投资活动 (三)经营活动 (四)股利分配活动
二、公司财务关系
(一)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最为根本,表现为公司的投资人向公司投入资本,公司向其支付股利。(领会)
(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四)公司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五)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六)公司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七)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领会)
利润代表了公司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公司财富增长得越多,越接近公司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
优点: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注重市场销售,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足:忽视了时间的选择,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忽视了利润赚取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忽视了风险。
2.股东财富最大化(领会)
股东财富是指公司通过有效的经营和理财,最终给股东创造的价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的变化可随时通过股票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化反映出来。
优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不足:只强调股东的利益,对公司其他利益人和关系人重视不够;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公司不可控的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
3.企业价值最大化(领会)
企业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优点: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有利于企业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够克服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反映了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足:股票价格难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公司进行专门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时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四、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市场主体,参与金融交易活动的各个经济单位,简称为参与者(公司、个人、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2.交易对象,各种金融资产(货币、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流通的存单、普通股股票、优先股股票、储蓄者将货币存入金融机构取得的存款凭证、公司开具的应收与应付票据)。
3.组织形式,交易所交易和柜台交易。
4.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信用交易。
五、金融市场的种类
六、时间价值
(一)复利及其计算
复利是指资本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该期所派生的利息再加人本金,一起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间隔,如年、季或月等。(识记)
复利及其计算(应用)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资本按复利计算在若干期以后的本利和。如果年利率为r,本金P在n期后的终值为F,则F与P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第1期末:F=P×(1+r)
第2期末:F=P×(1+r)×(1+r)
第3期末:F=P×(1+r)×(1+r)×(1+r)
……
第n期末:
式中: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r,n)表示。(可查表)
因此,复利终值也可表示为:F=P×(F/P,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 ,则:
方案一 5年后的终值为:
F=80×(F/P,7%,5)=80×1.4026=112.208(万元)
由于方案一5年后的付款额终值(112.208万元)大于方案二5年后的付款额(100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为有利。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根据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互为逆运算):
式中: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r,n)表示。(可查表)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P=F×(P/F,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 ,则:
方案二 5年后付款100万元的现值为:
P=100×(P/F,7%,5)=100×0.7130=71.3(万元)
由于方案二付款的现值(71.3万元)小于方案一(80万元)的现值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有利。
(二)年金及其计算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年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次收付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同。即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的业务,各期发生的收付款项在数额上必须相等。(识记)
1.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后付年金。(识记)这种年金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最常见。年金一般用符号A表示。
年金及其计算——普通年金(应用)
普通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如:从第一年起,每年年末存入银行相等的金额A,年利率为r,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n年后的本利和就是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到: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终值,记为(F/A,r,n)。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A公司热心于公益事业,自2007年1 2 月底开始,每年向儿童基金会捐款100 000元,帮助部分失学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得到九年义务教育。假设存款年利率为5%,该公司这九年捐款至2015年年底的金额为:
F=100 000×(F/A,5%,9)
=100 000×11.026 6
=1 102 660(元)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如:公司从第一年起,在未来n年内每年年末从银行取出相等的金额A,年利率为r, 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现在应存入的本金即为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现值,记为(P/A,r,n)。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B公司准备购置一套生产钱,该套生产线的市场价为20万元。经协商,厂家提供一种付款方案:首期支付10万元,然后分6年于每年年末支付3万元。银行同期的货款利率为7% ,则分期付款方案的现值为:
P=10+3×(P/A,7%,6)
=10+3×4.766 5
=10+14.299 5
=24.299 5(万元)
如果直接一次性付款只需要付出20万元,可见分期付款对B公司来说不合算。
七、即付年金
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识记)它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公式
或
D公司在今后5年内,于每年年初存入很行100万元,如果存款年利率为6%,则第5年末的存款余额为:
F=100×(F/A,6%,5)×(1+6%)
=100×5.637 1×1.06=597.53(万元)
或
F=100× =100×(6.975 3-1)=597.53(万元)
3.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凡不是从第一期开始的年金都是递延年金。(识记)
年金及其计算——递延年金(应用)
递延年金现值,用公式表示为:
或
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与递延期长短无关。
E公司于年初存入银行一笔资本作为职工的奖励基金,在存满5年后每年年末取出100万元,到第10年年末全部取完。假设银行存款年利率为6%,则该公司最初应一次存入银行的资本为:
P=100×(P/A,6%,5)×(P/F,6%,5)
=100×4.212 4×0.747 3=314.79(万元)
或
P=100× =100×(7.360 1-4.212 4)=314.77(万元)
4.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系列收付的款项。(识记)
如,优先股
终值,不存在计算问题,因其没有终止时间。
现值,其计算公式由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年金及其计算—— 永续年金(应用)
F公司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科研奖励基金,计划每年提供10万元用于奖励当年在技术研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如果年利率为10% ,则该项奖励基金的金额为:
八、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领会)
名义利率,每年的复利次数超过1次时的年利率
实际利率,每年只复利一次的利率
若m为一年内复利计息次数,r为名义利率,EIR为实际利率,则
如果名义利率为24%,每月复利计息,则1元投资的年末为:
九、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常常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
按照风险可分散特性的不同,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因而又称为市场风险。这些因素包括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税制改革、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等。这类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因而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故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识记)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它是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因而又称为公司特有风险。(识记)
十、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衡量(应用)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
一个事件的概率是指这一事件的某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如果把某一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示出来,对每个结果给予一定的概率,就构成概率分布。
以Pi表示概率,以n表示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概率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1)所有的概率Pi都在0和1之间,即:0≤Pi≤1。
(2)所有可能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
(二)期望值
期望值又称预期收益,是指对于某一投资方案未来收益的各种可能结果,以概率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识记)
它是衡量风险大小的基础,但它本身不能表明风险的高低,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式中:是期望值;Pi是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n是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Ri是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收益。
结论:
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期望值越大,说明预期收益越好。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概率分布越集中,实际可能的结果就越接近期望值,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投资的风险就越大。
(三)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是指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于期望值的离散程度。(识记)
标准离差通常用符号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风险的高低,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结论: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说明各种可能情况与期望值的偏差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越小,说明各种可能情况越接近于期望值,意味着风险越低。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值之比。(识记)
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方案的风险程度。
结论: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低。
H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均为1000万元,可能的收益率及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项目概率分布表
市场状况 概率 甲项目收益率 乙项目收益率
好 0.3 20% 30%
一般 0.5 10% 10%
差 0.2 5% -10%
甲、乙项目收益率的期望值分别为:
甲=20%×0.3+10%×0.5+5%×0.2
=12%
乙=30%×0.3+10%×0.5+(-10%)×0.2
=12%
甲、乙项目收益率的标准离差分别为:
结论:由于甲、乙两个项目投资额相同,收益率的期望值亦相同,而甲项目标准离差小于乙项目,故可以判断甲项目风险相对较低。
结论1:对于多方案择优的情况,其决策准则应是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方案,即选择标准离差最低、期望收益最高的方案。
结论2:通常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除了权衡期望收益与风险,而且要视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而定。厌恶风险的决策者可能会选择期望收益较低同时风险也较低的方案,偏好风险的决策者则可能选择风险虽高但同时预期收益也高的方案。
十一、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一)单个证券风险与收益关系
可以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示,公式为:
式中:Rj为在证券j上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证券的利率;βj为证券j的系统风险的度量;Rm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Rm-Rf为市场风险溢价。(领会)
个别证券的系统风险可以用该证券的β系数度量。
市场组合的系数为1。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组合的风险。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即如果市场平均收益率增加(或减少)1%,那么该证券的收益率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1%,也就是说,该证券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组合的风险。
已知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5%。如果A、B、C三家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0、1.0和0.5,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各公司股票的收益率最低达到多少时投资者才会购买?(领会)
A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A=5%+2.0×(10%-5%)
=15%
即当A公司股票的系数为2.0,该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应达到或超过15%时,投资者才能会购买。
B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B=5%+1.0×(10%-5%)
=10%
即当B公司股票的系数为1.0时,其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相同,都是10%。
C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C=5%+0.5×(10%-5%)
=7.5%
即当C公司股票的系数为0.5时,其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10%。
十二、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以公司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公司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借以评价公司财务活动业绩、控制财务活动运行、预测财务发展趋势、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财务管理活动。(识记)
财务分析是正确评价公司财务状况、考核其经营业绩的依据。
财务分析是进行财务预测与决策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挖掘内部潜力、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手段。
(领会)
十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十四、财务分析的基础
十五、财务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的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识记)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按比较对象分类(应用)
实际指标与计划(预算、标准或定额)指标比较。这种分析主要揭示实际与计划(预算、标准或定额)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实际指标与本公司多期历史指标相比较。这种分析可以了解公司不同历史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揭示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水平。
本公司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公司指标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这种分析能够找出本公司与国内外先进公司、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推动本公司改善经营管理,努力赶超先进水平。
2.按比较内容分类(应用)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产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因素都无变化,依次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识记)
因素分析法(应用)
某公司2014年3月份原材料耗费的实际数是4620元,而计划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了620元。原材料的耗费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构成,依次分析三个因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假定三个因素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材料耗费总额的对比表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件 100 11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8 7
材料单价 元 5 6
材料耗费总额 元 4 000 4 620
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程度如下:
计划指标:100×8×5=4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110×8×5=4400(元) ②
第二次替代:110×7×5=3850(元) ③
实际指标:110×7×6=4620(元) ④
产品产量增加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②-①):4400-4000=400(元)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降低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③-②):3850-4400=-550(元)
材料单价提高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④-③):4620-3850=770(元)
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400-550+770=620(元)
十六、营运能力比率
(一)
营运能力是指公司资产周转运行的能力。
(二)营运能力比率——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识记)
该指标用来评价公司全部资产运营质量和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反之,总资产周转率越低,说明公司资产周转速度越慢,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营运能力越弱。
(三)营运能力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其中:
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识记)
该指标反映了公司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体现每单位流动资产实现价值补偿的多少和补偿速度的快慢。对公司来讲,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变相扩大了资产的投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反,则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造成资本的浪费,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营运能力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内的赊销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即公司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难以得到赊销收入净额的数据,常以营业收入代替赊销收入净额。
(识记)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收到的商业汇票。它是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年初、年末的平均数之和。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否则,公司的营运资本会过多地停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本的正常周转。
(五)营运能力比率——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值。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销售能力和存货管理工作水平的指标。存货是公司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的资产,它的质量和流动性直接反映了公司的营运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识记)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其中: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其流动性越强。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其变现能力越差。
十七、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公司一定时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变现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公司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越大,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就越强。
流动比率过大,说明公司有较多的资本占用在流动资产上,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公司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
(识记)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制造业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剩下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只有这样,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公司一定时点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那部分资产,如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制造业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比较适宜。由于各个行业的经营特点不同,判断的标准也不同。从债权人角度看,速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
(识记)
速动比率弥补了流动比率指标的不足,更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很可能由于产品滞销而影响其变现能力,而预付账款是不能转变为现金的。所以将这些项目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就能反映流动资产迅速变现偿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过高,说明公司可能因拥有过多货币性资产而丧失一些投资获利的机会。
十八、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的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值。
该指标表明在公司全部资产中债权人所提供资本的比例,用来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本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并反映公司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识记)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这是因为短期负债作为一个整体,公司总是长期占用着,可以视同长期性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本着稳健性原则,将短期负债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是合适的。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这一比率越低,表明公司负债总额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总是希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公司所有者的立场看,负债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也增加了公司的风险。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公司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值。
该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反映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越低,表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识记)
(三)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公司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用以衡量公司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它可以用税后利润加所得税费用和利息费用计算得出。
十九、盈利能力比率
(一)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销售毛利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的差额。
销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1元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有多少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补偿和形成盈利,是公司获取利润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销售净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带来净利润的多少,表示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营业收入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公司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三)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即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
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净资产收益率用来衡量公司所有者全部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由所有者享有的净利润就越多,其投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
(四)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公司一定时期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识记)
一般来说,只要公司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公司就有足够的收益用于支付债务利息。因此,该项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可以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
(五)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识记)
如果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偏低,说明该公司经营效率较低,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应该调整经营方针,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六)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本年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式中“普通股股数”一般用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来表示。
二十、杜邦分析体系(领会)
杜邦分析体系反映的财务比率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它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 总资产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3.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4.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5.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二十一、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
杜邦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的结合(应用)
假设A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A公司财务比率摘录
项目 2013年 2014年
净资产收益率 15.36% 14.43%
总资产净利率 9.66% 8.39%
权益乘数 1.59 1.72
销售净利率 11.53% 12.07%
总资产周转率 0.838 0.695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
11.53%×0.838×1.59=15.36%
第一次替换:将销售净利率替换为2014年的12.07%,则:
12.07%×0.838×1.59=16.08%
第二次替换:将总资产周转率替换为2014年的0.695,则:
12.07%×0.695×1.59=13.34%
第三次替换:将权益乘数替换为2014年的1.72,则:
12.07%×0.695×1.72=14.43%
该公司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13年下降0.93%(14.43%-15.36%)。
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增加0.54%(12.07%-11.53%),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72%(16.08%-15.36%);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减少0.143(0.695-0.838),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74%(13.34%-16.08%);
由于权益乘数增加0.13(1.72-1.59),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09%(14.43%-13.34%)。
分析总资产净利率下降的原因:
总资产净利率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以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净利率=11.53%×0.838=9.66%;
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增加了0.54个百分点(12.07%-11.53%),使总资产净利率增加0.45%(0.54%×0.838),而总资产周转率减少了0.143(0.695-0.838),使总资产净利率下降1.73%(12.07%×0.143)。
应当指出,杜邦分析体系是一种分解财务比率的方法,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它可以用于各种财务比率的分解。从杜邦分析体系可以看出,公司的获利能力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的筹资结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净资产收益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十二、成本性态分析
(一)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规律性。(识记)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公司的成本分为
(二)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或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识记)
按直线法计提的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月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租金,等等。
二十三、成本性态分析
(一)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识记)
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资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二)总成本模型(应用)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而混合成本可以采用特定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这样,总成本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TC=FC+Vc×Q
式中:TC为总成本;FC为固定成本;Vc为单位变动成本;Q为销售量。(识记)
TC=FC+Vc×Q
如果能求出公式中FC和Vc的值,就可以利用这个直线方程来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其他短期决策。
二十四、盈亏临界点分析
(一)计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
设Q为销售量,P为销售单价,Vc为单位变动成本,FC为固定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M为边际贡献总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即公司尚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分类之后,则息税前利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EBIT=Q×(P-Vc)-FC
或 EBIT=M-FC
EBIT=Q×m-FC
(应用)
EBIT=Q×(P-Vc)-FC
或 EBIT=M-FC
EBIT=Q×m-FC
而盈亏临界点就是使公司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的销售量,即:
Q×(P-Vc)-FC=0
所以,
或 (应用)
设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则: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应用)
(二)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
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指正常销售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的差额,这个差额标志着公司销售下降多少才会发生亏损。
安全边际有绝对数与相对数两种表现形式,即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
(识记、应用)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公司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公司就越安全。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指标,便于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公司安全性的衡量数据如表所示。
公司的安全程度与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 40%以上 30%~40% 20%~30% 10%~20% 10%以下
安全程度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的销售量可达1500件,则:
安全边际=1500-1000=500(件)
(应用)
由于只有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量(额)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所以销售利润(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的销售量×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的销售量可达1500件,则:
(应用)
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可得到另一个辅助性指标,即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要获得利润,作业率必须达到该临界点的作业率,否则就会亏损。
该指标对公司安排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1500件是公司正常开工可以完成的销售量,则:
即该公司作业率必须达到66.67%以上才能获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显然,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应用)
(三)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公司经营的目的在于盈利而非保本,因此有必要在盈亏临界点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以揭示公司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产销水平,这种扩展模型我们称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目标利润为10000元,则:
(应用)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则:
根据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模型可知,盈亏临界点受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销售单价或降低成本等方法来降低盈亏临界点,以避免亏损或减少亏损。
二十五、全面预算的作用
(一)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情况、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公司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识记)
1.明确各部门的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2.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领会)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构成
(识记)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预算内容以预定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一般不考虑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的变化,编制过程比较简单。
将实际结果与所确定的固定预算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据以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利用固定预算控制实际业务水平与预期业务水平一致(即业务量水平比较稳定的公司)的公司比较合适。如果用固定预算来衡量业务量水平经常变动的公司的经营成果,则会使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业务量水平相差很多,公司往往难以控制。
2.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就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它可按预算期内某一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业务活动水平确定不同的预算,也可按实际业务活动水平调整其预算。
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将实际指标与实际业务量相应的预算进行对比,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可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预算控制的作用。
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3.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以基期现有的水平为基础,根据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和数额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假定:(领会)
公司现有的每项活动都是公司不断发展所必需的。
在未来预算期内,公司必须至少以现有费用水平继续存在。
现有费用已得到有效的利用。
这种方法是以承认现实的基本合理性作为出发点,从而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甚至有增无减,造成资本的巨大浪费。
4.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础,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本供应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公司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识记)
优点:(领会)
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析。
有助于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与协调,激励各基层单位参与预测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明确,可区别方案的轻重缓急。
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意识。
不足:(领会)
工作量较大;
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零基预算方案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和政府机构。
5.定期预算
定期预算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识记)
优点:
可以保证预算期间和会计期间在时期上的配比,便于根据会计报告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领会)
不足:
不利于前后各期间预算的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6.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连续向后滚动,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识记)
优点: (领会)
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实现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
预算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被修订与调整,使预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不足:
滚动预算的延续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十六、财务预算编制
(一)
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预算,包括
(二)现金预算(应用)
现金预算是对所有有关现金收支预算的汇总,一般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以及资本的筹集与运用四个部分组成。其基本关系为:
期末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资本的筹集(减运用)
现金预算是公司现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公司合理地安排和调动资本。
A公司在预算期内将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每季度预交所得税500万元;每季度支付现金股利400万元;第4季度出售一台设备,价款500万元;第2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购入一套生产设备,价款分别为1 450万元和1 250万元。该公司规定现金的最低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年初现金余额为150万元。
根据有关资料,可编制A公司2015年度的现金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现金预算 单位:万元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期初现金余额 150 100.3 101.56 110.07 150
产品销售收入 6 680 8 320 7 520 8 448 30 968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500 500
可供使用现金 6 830 8 420.3 7 621.56 9 058.07 31 618
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 3 076.4 2 419.44 2 366.64 2 616.6 10 479.08
续表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直接人工 2 115.75 1 920.75 1 831.05 2 263.95 8 131.5
制造费用 1 276.3 1 276.3 1 276.3 1 276.3 5 105.2
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 331.25 331.25 331.25 331.25 1 325
营业现金支出合计 6 799.7 5 947.74 5 805.24 6 488.1 25 040.78
购入机器设备 1 450 1 250 2 700
所得税支出 500 500 500 500 2 000
续表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股利支出 400 400 400 400 1 600
现金支出合计 7 699.7 8 297.74 6 705.24 8 638.1 31 40.78
现金余缺 -869.7 122.56 916.32 419.97 277.22
向银行借款 970 970
偿还银行借款 20 750 200 970
银行借款利息 1 56.25 20 77.25
期末现金余额 100.3 101.56 110.07 199.97 199.97
“可供使用现金”部分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产品销售取得的现金收入是其主要来源。期初现金余额是在编制预算时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的数据来自于销售预算,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来自于假设条件。
“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期的各项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于前述的有关预算。此外,还包括购入机器设备支出、税款支出和股利支出等,有关数据分别来自于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现金余缺”部分列示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的差额。如果差额大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可用多余的现金偿还过去的银行借款,或用于短期投资。如果差额小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应该向银行借款,以满足最低现金余额要求。假设借款金额的要求是10万元的倍数。则第一季度借款额为:
借款额=最低现金余额+现金不足额=100+869.7=969.7≈970(万元)
第二季度现金富余,可用于偿还借款。一般按“每期期初借入,每期期末归还”来预计利息,并采取利随本清的方式计算利息。本例中的借款期限为6个月,假设借款利率为10%,则应该归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为:
二十七、长期筹资概述
(一)筹资的概念
— 公司筹资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节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资本的活动,也是公司从资本供应者那里取得生产经营活动资本的一项基本的财务活动。(识记)
— 股票上市、债券发行以及向银行贷款等,都属于公司筹资的范畴。
(二) 筹集资本的分类——按筹集资本使用的期限分类 (领会)
(三)按照资本使用年限,应遵循的筹资组合原则是:将资本来源与资本运用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期限搭配。具体的策略是:用长期资本来满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的需要,用短期资本满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需要。
(四)筹集资本的分类——按筹集资本的来源渠道分类 (领会)
二十八、权益资本
(一)
· 一般来说,筹集长期资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借入长期负债,即长期债务筹资;另一个是筹集权益资本。
· 权益资本的筹集途径一般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留存收益。
(二)吸收直接投资
·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非股份制公司以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法人和个人直接投入资本的一种筹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无须发行任何证券作为媒介。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出资者都是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具有经营管理权。公司经营状况好,盈利多,各方可按出资额的比例分享利润;但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差,连年亏损,甚至被迫破产清算,则各方要在其出资的限额内按出资比例承担损失。(识记)
· 吸收直接投资——种类(领会)
1.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公司的国有资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产权归属于国家;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在国有企业中采用比较广泛。
2.法人投资
法人投资是指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法人资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获取被投资公司的利润为目的;发生在法人单位之间;出资方式灵活多样。
3.个人投资
个人投资是指社会个人、公司内部职工等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个人资本,具有以下特点:以参与公司的收益分配为目的;参与投资的人数较多;每人投资的数额较少。
· 吸收直接投资——方式(领会)
1.现金投资
2.实物投资
3.工业产权投资
4.土地使用权投资
· 吸收直接投资——优缺点(领会)
优点:
1.增强公司信誉。
2.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3.降低财务风险。
缺点:
1.资本成本高。
2.可能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三)发行普通股
·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是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最基本形式。(识记)
· 发行普通股——普通股股东的权利(领会)
1.经营参与权。
2.收益分配权。
3.出售或转让股份权。
4.认股优先权。
5.剩余财产要求权。
· 发行普通股——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2.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须偿还。
3.能增强公司的信誉。
4.筹资限制少。
· 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
2.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3.可能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引起股价下
(四)发行优先股
· 优先股是指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的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识记)
· 发行优先股——优先股股东的权利(领会)
1.优先分配利润。
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票面股息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公司应当以现金的形式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息,在完全支付约定的股息之前,不得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
· 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以下事项:
(1)优先股股息率是采用固定股息率还是浮动股息率,并相应明确固定股息率水平或浮动股息率的计算方法。
(2)公司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是否必须分配利润。
(3)如果公司因本会计年度可分配利润不足而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差额部分是否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
(4)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是否有权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的分配。
(5)优先股利润分配涉及的其他事项。
2.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3.优先股的转换和回购。
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发行人回购优先股的条件、价格和比例。同时,可规定转换选择权或回购选择权由发行人或优先股股东行使。发行人要求回购优先股的,必须完全支付所欠股息。优先股回购后相应减计发行在外的优先股股份总数。
4.优先股的表决权
除以下情况外,优先股股东不出席股东大会,所持股份没有表决权:
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 ;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发行优先股;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事项的决议,除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之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公司累计三个会计年度或连续两个会计年度未按约定支付优先股股息的,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每股优先股股份享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权。
· 发行优先股——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
2.股息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
3.有利于增强公司信誉。
· 缺点:
1.筹资成本高。
2.财务负担重。优先股的股息通常被视为固定成本,与负债筹资没有什么差别,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并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成本。
· 留存收益
· 留存收益是指公司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公司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公司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识记)
(五)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资本成本低。
2.不会分散控制权。
3.增强公司的信誉。
· 缺点:
由于留存收益是公司生产经营的积累,在使用时会受到资本的数额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如公司首先要盈利,盈利后还要进行利润的分配等。
二十九、长期债务资本
(一)长期借款
· 长期借款是指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使用期超过一年的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本占用的需要。(识记)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领会)
· 由于长期借款的期限长、风险高,所以金融机构在向公司提供长期借款时,通常在借款合同中附加各种保障贷款安全的保护性条款。这些保护性条款主要有:
1.一般性保护条款
2.例行性保护条款
3.特殊性保护条款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一般性保护条款(领会)
· 一般性保护条款适用于大多数借款合同,但根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内容,主要包括:
1.对借款公司流动资本保持量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持借款公司资本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2.对支付现金股利和再购入股票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现金流出。
3.对资本支出规模的限制,其目的在于减少公司日后不得不变卖固定资产以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仍着眼于保持借款公司资本的流动性。
4.限制其他长期债务,其目的在于防止其他贷款人取得对公司资产的优先求偿权。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例行性保护条款(领会)
· 例行性保护条款作为例行常规,在大多数借款合同中都会出现,主要包括:
1.借款公司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报表,其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情况。
2.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资产,以保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
3.如期缴纳税金和清偿其他到期债务,以防被罚款而造成额外的现金支出。
4.不准以任何资产作为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以避免公司过重的负担。
5.不准贴现应收票据或出售应收账款,以避免产生或有负债等。
6.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其目的在于防止公司负担巨额租金以致削弱其偿债能力,同时防止公司以租赁固定资产的办法摆脱对资本支出和负债的约束。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特殊性保护条款(领会)
· 特殊性保护条款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而出现在部分借款合同中的,主要包括:
1.贷款专款专用。
2.不准公司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本的项目。
3.限制公司高级职员的薪金和奖金总额。
4.要求公司主要领导者在合同有效期内担任领导职务。
5.要求公司主要领导者购买人身保险等。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筹资速度快。
2.借款弹性较大。
3.借款成本较低。
· 缺点:
1.财务风险较高。
2.限制性条款比较多。
(二)发行债券
· 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这里说的债券,指的是期限超过一年的公司债券,其发行目的通常是为建设大型项目筹集大笔的长期资本。(识记)
发行债券——债券的种类
· 按债券上是否记有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 按能否转换为公司股票,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可转換债券的利率要低于不可转换债券。
· 按有无特定的财产担保,分为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
· 按是否参加公司盈余分配,分为参加公司债券和不参加公司债券。
· 按照偿还方式,分为一次到期债券和分期到期债券。
发行债券——债券的发行价格(应用)
·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使用的价格。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有三种:平价、溢价和折价。
· 平价是指以债券的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溢价是指以高出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为发行价格;折价是指以低于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为发行价格。
· 债券发行价格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一致程度。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在债券发行前已参照市场利率和发行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来,并载明于债券之上。但在发行债券时已确定的票面利率不一定与当时的市场利率一致。为了协调债券购销双方在债券利息上的利益,就要调整发行价格,即: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以溢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以折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一致时,则以平价发行债券。
· 在不考虑发行费用,且分期支付利息、到期还本的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 式中:n为债券期限;t为付息期数。
· 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将债券的全部现金流按照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进行贴现并求和。债券的全部现金流包括未来债券持有期间内各期的利息现金流与债券到期支付的面值现金流。
· 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发行新债券,面值1 000元,票面利率为10%,10年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在公司决定发行债券时,认为10%的利率是合理的。如果到债券正式发行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化,那么就要调整债券的发行价格。出现如下三种情况时将如何发行?
1.资本市场上的利率保持不变;
2.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3.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1.资本市场上的利率保持不变,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10%,10)+1 000×10%×(P/A,10%,10)
=1 000×0.385 5+100×6.144 6
≈1 000(元)
A公司的债券利率仍然合理,则可以采用平价发行。
2.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达到12%,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12%,10)+1 000×10%×(P/A,12%,10)
=1 000×0.322+100×5.650 2
=887.02(元)
A公司应该采用折价发行,公司按照887.02元的价格出售债券,投资者按此价格购买债券,可获得12%的报酬率。
3.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达到8%,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8%,10)+1 000×10%×(P/A,8%,10)
=1 000×0.463 2+100×6.710 1
=1 134.21(元)
A公司应该采用溢价发行,投资者按照1 134.21元价格买入A公司面值为1 000元的债券可获得8%的报酬。
发行债券——债券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
2.可产生财务杠杆作用。
3.保障股东的控制权。
· 缺点:
1.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限制条件较多。
(三)融资租赁——种类
·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行为。通常分为:
2.经营租赁
· (识记、领会)
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区别
项目 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
租赁程序 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本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可随时向出租人提出租赁资产要求
租赁期限 租赁期较长,一般为租赁资产寿命的75%以上 租赁期短,不涉及长期而固定的义务
合同约束 租赁合同稳定。在租期内,承租人必须连续支付租金,非经双方同意,中途不得退租 租赁合同灵活,在合理限制条件范围内,可以解除租赁契约
租赁期满的资产处置 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处置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将设备作价转让给承租人;由出租人收回;延长租期续租 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一般要归还给出租人
租赁资产的维修保养 租赁期内,出租人一般不提供维修和保养设备方面的服务。 租赁期内,出租人提供设备保养、维修、保险等服务
· 融资租赁——直接租赁(识记)
· 直接租赁是指承租人直接从出租人那里租入所需要的资产,并支付租金。
· 直接租赁的出租人主要是制造厂商、财务公司、银行、独立的租赁公司等。除制造厂商外,其他出租人都是事先向制造厂商或供应商买入资产,再将资产出租给承租人。
· 通常所指的融资租赁,若不做特别说明,均是指直接租赁。
· 融资租赁——售后租回(识记)
· 公司先将其拥有的资产卖给出租人,然后再按照特定条件将其租回使用,这种取得资产的筹资方式就是售后租回。
· 从事售后租回的出租人通常是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专业租赁公司或投资者;承租人则是出售资产后再将其租回的公司。
· 在这种租赁形式下,出售资产的公司可以得到相当于资产售价的一笔资本,同时仍然可以使用该资产。
· 融资租赁——杠杆租赁(识记)
· 杠杆租赁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资本出借者三方当事人。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但对出租人来说是不同,出租人只出购买资产所需的部分资本(一般为20%~40%),作为自己的投资;另外以该资产作为担保向资本出借者借入其余资本。这里的出租人既是资产的出借者,也是贷款的借入者。出租人收取的租赁费首先用于偿还贷款机构的贷款本息,剩余部分是出租人的投资报酬。通常,杠杆租赁适用于金额巨大的设备租赁项目。
·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应用)
· 租金的构成:包括设备价款和租息两部分。
1.设备价款是租金的主要内容,它由设备的买价、运杂费和途中保险费等构成。
2.租息又可分为租赁公司的筹资成本和租赁手续费等。
筹资成本是指租赁公司为购买租赁设备所筹资本的成本,即设备租赁期间的利息。
租赁手续费包括租赁公司承办租赁设备的营业费用和一定的盈利。租赁手续费的高低一般无固定标准,可由承租人与租赁公司协商确定。
· 租金的支付方式:
· 按支付时期的长短,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
· 按支付租金的时点不同,可以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两种。先付租金是指在期初支付;后付租金是指在期末支付。
· 按每期支付金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两种。
· 租金的计算方法:实务中,承租人与租赁公司商定的租金支付方式,大多为后付等额年金。利用等额年金法计算租金,就是运用年金现值原理计算每期应付租金。
· 某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2014年10月25日从一租赁公司租入设备,设备价款为2 000万元,租期为8年,租赁期满后设备归承租方所有。为了保证租赁公司完全弥补筹资成本并有一定盈利,将租赁费18%作为折现率,则该公司每年年末应支付的等额租金为:
每年年末支付的等额租金
·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能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2.融资租赁筹资限制较少。
3.税收效应。
4.维持公司的信用能力。
5.减少固定资产陈旧过时的风险。
· 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
2.承租人在财务困难时期,固定的租金支付会构成一项沉重的财务负担。
三十、资本成本
· 资本成本概述
· 资本成本是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的代价。(识记)
· 资本成本包括两部分:
筹资费用,即公司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发行股票和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律师费、评估费、担保费、广告费等。
用资费用,即公司在使用资本过程中支付的费用,包括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和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
· 资本成本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来表示。由于各公司的规模不同,资本结构不同,绝对数的表示方法往往不便于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为了提高可比性,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
· 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借款资本成本(应用)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筹资费用。借款利息计入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L为长期借款资本成本;It为长期借款年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L为长期借款筹资额(借款本金);FL为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改为:
式中:RL为长期借款的年利率。
· 当长期借款的筹资费用(主要是借款的手续费)很小时,可以忽略不计。
· 某公司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5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0.1%,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为:
· 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债券资本成本(应用)
· 长期债券资本成本主要是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
· 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应以税后的利息作为计算依据。
· 长期债券的筹资费用包括债券申请手续费、注册费、印刷费、推销费等,其数额一般比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一般不可以省略。
·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债券,其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KB为长期债券资本成本;IB为长期债券年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B为长期债券筹资额;FB为长期债券筹资费用率。
· 个别资本成本——优先股资本成本(应用)
· 优先股股息按面值和固定的股息率确定,优先股筹资总额按发行价格确定。
· 优先股股息是以所得税后净利润支付的,故不会减少公司应交所得税。
· 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P为优先股资本成本;DP为优先股年股息;PP为优先股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FP为优先股筹资费用率。
· 某公司拟发行优先股,面值总额为100万元,固定股息率为15%,筹资费用率预计为5%。该股票溢价发行,其筹资总额为150万元,则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为:
· 个别资本成本——留存收益资本成本(应用)
· 留存收益是公司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资本留存于公司进行再投资,是期望得到与普通股等价的报酬。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的收益率,公司就不应该保留这部分收益,而应将其分派给股东。因此,留存收益也有成本,只不过是一种机会成本。
·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务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作出准确的测定。
1.股利增长模型。股利增长模型是依照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新提高的思路计算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
· 采用这种方法,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S为留存收益资本成本;DC为预期年股利额;PC为普通股市价;g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 某公司普通股当前每股市价为30元,估计普通股利年增长率为10%,本年每股发放股利1.5元,则:
DC=1.5×(1+10%)=1.65(元)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S=Rf+βj(Rm-Rf)
式中:KS为留存收益资本成本;Rf为无风险证券的利率;βj为股票j系统风险的度量;Rm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 某公司普通股的β值为1.2,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证券利率为10%,则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为:
KS=10%+1.2×(15%-10%)=16%
3.风险溢价模型。根据投资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原理,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因而会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
· 根据这个原理,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S=KB+RPC
式中:KB为债务税后资本成本;RPC为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 个别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应用)
· 这里的普通股是指公司新发行的普通股。
· 普通股资本成本可以按照前述股利增长模型的思路计算,但需要调整发行新股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普通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C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
· 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500万股,筹资总额为15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4%,已知本年每股股利为0.25元,以后各年按5%的比率增长,则:
DC=500×0.25×(1+5%)=131.25(元)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识记、应用)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在公司长期资本中所占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i为第i种资本在长期资本中所占的权重;Ki为第i种资本的税后资本成本;n为公司筹集长期资本的种类。
G公司共有长期资本1 000万元,其中长期债券300万元、优先股200万元、普通股400万元、留存收益100万元,其资本成本分别为10%、13%、16%和14%。则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三十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
(一)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的含义(识记)
经营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存在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由于固定成本存在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2.经营杠杆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经营杠杆是把“双刃剑”,不仅可以放大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可以放大公司的亏损。
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衡量。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BIT为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基期销售量,△Q为销售量的变动。
如果假定公司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则我们可以得到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因为:EBIT=Q(P-Vc)-FC
△EBIT=△Q(P-Vc)
式中:P为销售单价;S为销售额;Vc为单位变动成本;VC为变动成本总额;FC为固定成本总额。
注意: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均是建立在假设产量等于销量的前提下。
A和B两个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息税前利润计算表(简表) 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销售量(万件) 60 120 60 120
销售收入 120 240 120 240
固定成本 20 20 50 50
单位变动成本(元) 1.5 1.5 1 1
变动成本 90 180 60 120
总成本 110 200 110 170
息税前利润 10 40 10 70
方法一,采用定义公式法计算。
A公司: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40-10)÷10×100%=300%
销售量变动率=(120-60)÷60×100%=100%
经营杠杆系数=300%÷100%=3
B公司: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70-10)÷10×100%=600%
销售量变动率=(120-60)÷60×100%=100%
经营杠杆系数=600%÷100%=6
经营杠杆系数3或6表明息税前利润的增长是销售量增长的3或6倍;或表明息税前利润的降低是销售量降低的3或6倍。
方法二,采用简化公式法计算。
A公司产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20万元,则当销售量为6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B公司产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固定成本为50万元,则当销售量为6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采用简化公式计算,可以更加清晰地表明在每一销售水平上的经营杠杆系数。即销售水平不同时,其经营杠杆所起的作用大小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三十二、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
(一)财务风险
公司在存在负债和优先股筹资的情况下,应该按规定向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支付按固定利息率(股息率)计算的利息(股息),并且按照约定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如果公司无法支付利息(股息)和债务本金,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
这种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包括负债利息和优先股股息)而对普通股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称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通常用财务杠杆来衡量。(识记)
(二)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的含义(识记)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当公司的息税前利润有一个较小幅度的变化时,就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较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财务杠杆主要反映息税前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用于衡量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2.财务杠杆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只要公司存在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息,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DFL)衡量。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按照财务杠杆系数的含义,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基期普通股每股收益额;△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额的变动额;EBIT为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
根据每股收益与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优先股股利股息、所得税税率和普通股股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财务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式中:I为债务利息;D为优先股股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
C和D两个公司的资本总额相等,息税前利润相等,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也相等,只是资本结构不同。C公司全部资本都是普通股,D公司的资本中普通股和债务各50%。相关资料如下:
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表(简表) 单位:元
项目 C公司 D公司
普通股发行在外股数(股) 2000 1000
普通股股本(每股面值100元) 200000 100000
债务(利息率8%) - 100000
资本总额 200000 200000
息税前利润 20000 20000
债务利息(利息率8%) 0 8000
税前利润 20000 12000
所得税(税率25%) 5000 3000
净利润 15000 9000
每股收益 7.5 9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20% 20%
增长后的息税前利润 24000 24000
债务利息(利息率8%) - 8000
税前利润 24000 16000
所得税(税率25%) 6000 4000
净利润 18000 12000
每股收益 9 12
每股收益增加额 1.5 3
每股收益增长率 20% 33.33%
方法一:采用定义公式法计算。
C公司:
D公司:
在C和D两个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均增长20%的情况下,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加20%,而D公司增加了33.33%,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
方法二:采用简化公式法计算。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公司预期的每股收益也会越高。
三十三、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是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来影响息税前利润,而财务杠杆是通过扩大息税前利润来影响每股收益。如果两个杠杆共同起作用,那么销售规模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这就是复合杠杆作用。(识记)
不同的公司,复合杠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需要对复合杠杆所起的作用进行计量。对复合杠杆所起作用进行计量的最常用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DCL)。
所谓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为:
DCL=DOL×DFL
例如,E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1.5,则复合杠杆系数为:
DCL=2×1.5=3
三十四、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
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当公司面临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权益筹资的选择时,可以先计算两种方式下的每股收益,然后选择每股收益最大的筹资方案。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筹资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两种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售水平或息税前利润,即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即可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债务筹资,在什么情况下只能采用权益筹资。(识记)
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I为负债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D为优先股股息;N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S为销售额;VC为变动成本总额;FC为固定成本总额。
在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上,无论采用何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均是相等的。用EPS1和EPS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每股收益,即EPS1=EPS2,则: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S)或息税前利润(EBIT)。
G公司目前拥有长期资本8500万元,其资本结构为:长期债务1000万元,普通股7500万元。现准备追加筹资1500万元,有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增发普通股、增加长期债务和发行优先股。有关资料如下。
G公司目前和追加筹资后的资本结构资料表 单位:万元
资本种类 目前资本结构 追加筹资后的资本结构
金额 比例 增发普通股 增加长期债务 发行优先股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长期债务 1000 12% 1000 10% 2500 25% 1000 10%
优先股 1500 15%
普通股 7500 88% 9000 90% 7500 75% 7500 75%
资本总额 8500 100% 10000 100% 10000 100% 10000 100%
其他资料:
年债务利息额 90 90 270 90
年优先股股利额 150
普通股股数(万股) 1000 1300 1000 1000
当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时,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测算这三种筹资方式追加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资料如下表。
G公司预计追加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测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增发普通股 增加长期债务 发行优先股
息税前利润 1600 1600 1600
减:长期债务利息 90 270 90
税前利润 1510 1330 1510
减:公司所得税 377.5 332.5 377.5
税后利润 1132.5 997.5 1132.5
减:优先股股利 150
普通股可分配利润 1132.5 997.5 982.5
普通股股数(万股) 1300 1000 1000
普通股每股收益(元) 0.8712 0.9975 0.9825
根据测算结果可见,采用不同筹资方式追加筹资后,普通股每股收益是不相等的。在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的条件下,普通股每股收益在增发普通股时最低,每股收益为0.8712元;在增加长期债务时最高,每股收益为0.9975元;在发行优先股时居中,每股收益为0.9825元。这反映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资本结构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
如果确定普通股每股收益相同时的息税前利润,则需要测算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增发普通股与增加长期债务两种增资方式下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为:
EBIT=870(万元)
增发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两种筹资方式下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为:
EBIT=956.67(万元)
上述测算结果表明:当息税前利润为870万元时,增发普通股和增加长期债务筹资的每股收益相等;同样道理,当息税前利润为956.67万元时,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相等。
上述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的结果可用图来表示。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图直观地说明了无差异点的含义。增发普通股和增加长期债务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870万元的含义是:预期EBIT低于870万元时,应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高于870万元时,应采用长期债务筹资方式。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每股利润无差异点956.67万元的含义是:预期EBIT低于956.67 万元时,应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高于956.67万元时,应采用优先股筹资方式。综上所述,当预期EBIT低于870万元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其次是举借长期债务,最后才是发行优先股;当预期EBIT在870万元和956.67万元之间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举借长期债务,其次是发行普通股,最后是发行优先股;当预期EBIT超过956.67万元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举借长期债务,其次是发行优先股,最后是发行普通股。
三十五、债券投资估价
(一)
一般来讲,投资者购买债券基本都能够按债券的票面利率定期获取利息并到期收回债券面值。因此,债券投资的估价就是计算债券在未来期间获取的利息和到期收回的面值的现值之和。(识记)
根据利息的支付方式不同,债券投资的估价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应用)
(二)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估价模型
典型的债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收到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其估价模型是:
式中:V为债券价值;I为每年利息;r为市场利率(或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M为到期的本金(债券面值);n为债券到期前的年数。
L公司于2014年6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每年6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5年后的6月1日到期。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债券的价值为:
该债券的价值是924.16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债券的价格只有等于或低于924.16元时,投资者才会购买。
某一公司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5年,每半年计息一次,当前市场利率为10%。则该债券估价过程如下:
票面利率为12%,半年利率=12%÷2=6%;计息期数=2×5=10;市场利率为10%,半年利率=10%÷2=5%。
根据债券估价模型,该债券的价值为:
V=1000×6%×(P/A,5%,10)+1000×(P/F,5%,10)
=60×7.7217+1000×0.6139
=1077.2(元)
(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估价模型
对于该类债券来说,债券的利息随本金一同在债券到期日收回。其估价模型为:
式中:F为到期本利和;其他字母含义同前。
有一种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单利计息,期限5年,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债券的价值为:
=(1000+1000×12%×5)(P/F,10%,5)
=1600×0.6209
=993.44(元)
该债券的价值是993.44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债券的市场价格等于或低于993.44元时,投资者才会购买。
三十六、债券投资风险(识记)
债券投资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再投资风险等。
三十七、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一)债券投资的优点(领会)
(1)本金安全性高。与股票相比,债券投资风险比较小。政府发行的债券有国家财力作后盾,其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通常视为无风险证券。公司债券的持有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即当公司破产时,优先于股东分得公司资产,因此,本金损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收入稳定性强。债券票面一般都标有固定利息率,债券的发行人有按时支付利息的法定义务。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投资于债券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利息收入。
(3)市场流动性好。许多债券都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政府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一般都可在金融市场上迅速出售,流动性很好。
(二)债券投资的缺点(领会)
(1)购买力风险较大。债券的面值和利息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如果投资期间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则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在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时,投资者虽然名义上有收益,但实际上有损失。
(2)没有经营管理权。投资于债券只是获得收益的一种手段,投资者无权对债券发行单位施以影响和控制。
三十八、股票投资估价
(一)
股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由股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股票给持有者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包括两部分:股利收入和出售时的价格。股票的价值由一系列股利和将来出售股票时价格的贴现值构成。(识记)
(二)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应用)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不仅希望得到现金股利收入,还希望在未来出售股票时从股票的价格上涨中得到好处。其估价模型为:
式中:V0为股票内在价值;Vn为未来出售时预计的股票价格;Rs为股东要求的收益率;Dn为第n年现金股利;n为预计持有的股票期数。
M公司拟购买A公司发行的股票,预计每年可获现金股利依次为10元、5元、20元,3年后股票出售的预计售价是300元,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是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V0=10×(P/F,10%,1)+5×(P/F,10%,2)+20×(P/F,10%,3)+300×(P/F,10%,3)
=10×0.9091+5×0.8264+320×0.7513
=253.64(元)
该股票内在价值为253.64元,如当前该股票的市场价格等于或低于其内在价值,该公司可以购入。
(三)股利零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股利零增长模型是假设未来现金股利保持固定金额,即D0=D1=D2=D3=…=Dn,股东永久性持有股票,即中途不转让出售。则股票估价模型为:
N公司拟购买股票,预计该股票未来每股现金股利为2元,且打算长期持有,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是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四)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大多数公司的股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增长的。此时股票的估价就非常困难,只能计算股票价值的近似数。股东预计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为:
式中:g为股利预计增长率。
N公司拟购买股票,该股票每股现金股利为1元,预计每年以2%的增长率增长,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五)股利分阶段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一个公司不可能一开始就处于稳定增长或永远处于匀速增长状态。公司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不规则的,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公司会快速增长;一旦步入成熟期,其发展就比较稳定。只有分段计算现金股利的增长情况,才能确定其股票的价值。该类型股票的估价模型为:
式中:n为快速增长的年限;g1为快速增长率;g2为正常增长率。
M公司股票每股发放现金股利1元,预期从今年起股利将以20%的速度增长3年,然后其增长率降至正常水平,为5%,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为15%。计算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1)计算快速增长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如下表所示。
快速增长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
年份 现金股利(元) (P/F,15%,n) 现金股利现值(元)
1 1×(1+20%) 0.8696 1.0435
2 1×(1+20%)2 0.7561 1.0888
3 1×(1+20%)3 0.6575 1.1362
合计 3.2685
(2)计算正常增长率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
公司从第4年开始,现金股利进入正常增长阶段,其现值可以用正常增长模型进行估计。正常增长期间的股利折现到第3年年末的现值为:
将第3年年末现值折现到零时点的现值为:
(3)计算股票内在价值。
V0=3.2685+7.844=11.11(元)
三十九、股票投资期望收益率(识记)
如果股票价格是公平的市场价格,则股票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就等于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根据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可知:
把公式移项整理,计算RS,可以得到: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包括两部分:一是股利收益率,它是根据预期现金股利除以当前股价计算出来的;二是现金股利增长(g),它可以根据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估计。股票价值(V0)股票市场形成的价格,只要能预计下一年的现金股利,就可估计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四十、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一)股票投资的优点(领会)
股票投资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投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高。其优点主要有:
(1)投资收益高。普通股的价格虽然变动频繁,但从长期看,优质股票的价格总是上涨的居多,只要选择得当,就能取得优厚的投资收益。
(2)购买力风险低。普通股的股利不固定,当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由于物价普遍上涨,股份公司盈利增加,股利的支付也随之增加。因此,与固定收益证券相比,普通股可以有效地降低购买力风险。
(3)拥有经营控制权。普通股股东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有权监督和管理公司。因此,欲控制某家公司,最好是收购这家公司的股票。
(二)股票投资的缺点(领会)
股票投资的缺点主要是风险大,其原因是:
(1)求偿权居后。普通股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资产的求偿权均居于最后。公司破产时,股东原来的投资可能得不到全额补偿,甚至一无所有。
(2)价格不稳定。普通股的价格受众多因素影响,很不稳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投资者心理因素、公司的盈利情况和风险情况都会影响股票价格,这会使股票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
(3)股利收入不稳定。普通股股利的多少,视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而定,其有无、多寡均无法律上的保证,其收入的风险也远远大于固定收益证券。
四十一、项目投资的概念及特点(识记)(领会)
项目投资是指以特定项目为对象,对公司内部各种生产经营资产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的目的是保障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1)项目投资的回收时间长。项目投资的资金回收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同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项目投资决策一经做出,便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
(2)项目投资的变现能力较差。项目投资受到期限、费用、质量和功能等条件的限制,它要在预定的期限里、规定的限额内和一定的质量标准下完成,因而是对具有特定功能投资对象的投资。由于投资的针对性强,故出售困难,变现能力较差。
(3)项目投资的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项目投资一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在资金占用数量上便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像流动资产投资那样经常变动。
(4)项目投资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项目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将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其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脱离其实物形态,转化为积累资金,而其余部分仍存在于实物形态中。在使用年限内,保留在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上的价值逐年减少,而脱离实物形态转化为积累资金的部分逐年增加。直到固定资产报废,用其积累资金进行补偿后,实现实物的更新。
四十三、项目投资的分类
按项目投资的作用,可分为新设投资、维持性投资和扩大规模投资。
新设投资是指对新建立公司所进行的投资,包括对生产经营资产和非生产经营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维持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所进行的投资。
扩大规模投资是指为了扩大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所需要的条件而进行的投资。
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可分为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
战术性投资是指涉及公司局部影响的投资,如为改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投资、为提高公司研发能力而进行的投资等。
战略性投资是指对公司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如开拓市场、转产、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等。
按项目投资之间的从属关系,可分为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两大类。
独立投资是指一个项目投资的接受与拒绝并不影响另一个项目投资的选择,即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互斥投资是指在几个备选的项目投资中选择某一个项目,就必须放弃另外一个项目,即项目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按项目投资后现金流量的分布特征,可分为常规投资和非常规投资。
常规投资也称正常投资,是指在前期初始投资形成现金流出后,以后各期均是现金净流入,即现金净流出与现金净流入的转换只有一次。
非常规投资也称非正常投资,是指在前期初始投资形成现金流出后,以后各期既有现金净流入,也有现金净流出,即现金净流出与现金净流入的转换在两次及以上。
四十四、现金流量的概念(识记)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的概念。现金流量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公司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增加的数量。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它既包括各种货币资本,又包括需要投入的公司现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例如,在一个设备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就包含原有旧设备的变现价值,而不是其账面价值。
(一)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出量是指一个项目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公司现金支出的增加额。包括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垫支的营运资本、付现成本、各项税款、其他现金流出等。(识记)
例如,公司增加一个新项目,则该项目通常会引起以下现金流出:
(1)项目的直接投资支出。项目的直接投资支出实质是因项目形成生产能力而发生的各种现金支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的价款支出以及运输、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支出。
(2)垫支的营运资本。垫支的营运资本是指项目开始运营并形成生产能力后,由于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大,从而会引起营运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增加的营运资本也就成为该项目投资的一项现金流出。
(3)付现成本。付现成本是指项目运营后引起的需要使用现金支付的成本,即公司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例如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费用以及工资、修理费和其他费用。
(二)现金流入量
现金流入量是指一个项目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公司现金收入的增加额。(识记)
具体包括:
(1)营业现金流入。营业现金流入是指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营业收入。
(2)净残值收入。净残值收入是指投资项目结束后,回收的固定资产报废或出售时的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收入。
(3)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在项目终结时,公司将垫付的营运资本收回,因此应将其作为该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入。
(三)现金净流量
现金净流量是指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这里所说的“一定期间”,有时是指一年内,有时是指投资项目持续的整个年限内。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时,现金净流量为正值;反之,现金净流量为负值。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识记)
四十五、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涉及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即从项目投资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各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阶段)即建设期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第二阶段(经营期)即正常经营阶段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第三阶段(终结阶段)即在经营期终结点,项目结束时发生的现金流量。
(一)建设期现金流量
建设期现金流量是指初始投资阶段发生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在一个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投资方案中,旧设备的变现价值就是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也属于一项现金流出。
(2)垫支的营运资本。垫支的营运资本就是增加的流动资产与增加的流动负债的差额。即为了配合项目投资,在原营运资本的基础上所增加的与固定资产相配套的营运资本投资支出,包括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以及增加的流动负债。
(3)其他投资费用。是指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不属于上述两项的其他投资费用。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现收入。变现收入是指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由于新购建固定资产而使原有固定资产淘汰出售的收入。此时,原有固定资产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视为现金流入。然而当旧设备继续使用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则是一项现金流出。
(二)经营期现金流量(识记)
经营期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在正常经营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其中:付现成本=营业成本-折旧
(三)终结点现金流量
终结点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结束时固定资产变卖或停止使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在项目结束时,将收回垫支的营运资本视为项目投资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入。
(3)在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其他现金流出。
四十六、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P)是指通过项目的现金净流量来收回初始投资的现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识记)
1.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步骤(应用)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因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
(1)若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年现金净流量
(2)若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不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加以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例1】B公司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现金净流量表 单位:元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累计现金净流量 -225000 -185200 -135090 -67960 -5200 73780 153780
投资回收期=5-1+5200÷78980=4.07(年)
2.投资回收期的决策规则
利用投资回收期进行项目评价的规则是:当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回收期(由公司自行确定或根据行业标准确定)时,可接受该现目;反之,则应放弃。在实务分析中,如果没有建设期的话,一般认为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经营期一半时方为可行。
3.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投资回收期计算简单,反映直观,但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
(1)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往往需要计算折现回收期(也称为动态回收期)。
沿用例1,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折现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
折现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当年现值 -225000 36182 41411 50435 42865 49039 45160
累计现值 -225000 -188818 -147407 -96972 -54107 -5068 40092
折现回收期=6-1+5068÷45160=5.11(年)
折现回收期要长于非折现回收期,因为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故更符合项目回收的实际情况。
(2)该法只考虑回收期以前各期的现金流量,将投资回收以后的现金流量截断了,完全忽略了投资回收以后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反映项目全部期间的实际状况。
(二)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会计平均收益率
会计平均收益率(ARR)是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一个静态指标,是指投资项目年平均收益与该项目平均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识记)
“年平均收益”可按项目投产后各年收益的简单平均计算,“项目平均投资额”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账面价值的平均数,在直线折旧法下,平均投资额等于投资总额的一半。为了全面反映项目的投资报酬,也可将流动资本投资额包括在项目总投资额中。
假设例1中的项目寿命为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根据下表计算如下: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当年现值 -225000 36182 41411 50435 42865 49039 45160
累计现值 -225000 -188818 -147407 -96972 -54107 -5068 40092
会计平均收益率的决策规则是:如果会计平均收益率大于基准会计收益率(通常由公司自行确定或根据行业标准确定则应接受;反之,则应放弃。在多个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选择会计收益率最高的项目。
会计平均收益率的优点是简明、易懂、易算,但会计平均收益率是按照投资项目账面价值计算的,当投资项目存在机会成本时,其判断结果与净现值等标准差异很大,有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影响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四十七、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折现现金流量指标——净现值(识记)
净现值(NPV)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现金净流量按资本成本或公司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再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NCFt为第t年项目的现金净流量;n为项目的年限;i为资本成本(或折现率)。
1.净现值的计算步骤(应用)
(1)计算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
(2)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
(3)计算净现值
【例2】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个投资方案,各方案年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现金净流量数据表 单位:元
年份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0 -20000 -9000 -12000
1 11800 1200 4600
2 13240 6000 4600
3 6000 4600
各方案的净现值为:
NPV1=(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1669(元)
NPV2=(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1557(元)
NPV3=4600×2.487-12000=-560(元)
方案1和方案2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两个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均超过10%,可以接受。方案3的净现值小于零,说明该项目投资报酬率达不到10%,应予以放弃。
影响项目净现值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资本成本或投资最低报酬率。前者与现值大小成同方向变化,后者与现值大小成反方向变化。
2.净现值的决策规则
净现值的决策规则是:如果在一组独立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净现值大于零表示收益弥补成本后仍有利润,可以采纳;净现值小于零,表明其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不能采纳。若对一组互斥方案进行选择,则应采纳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3.净现值的优缺点
净现值的优点是:净现值指标考虑了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各年现金流量的现时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可获收益,在理论上较为完善。
净现值的缺点是:
(1)不能动态反映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2)当各方案投资额不等时,无法确定方案的优劣。例如方案1和方案2都可行,但由于两者的原始投资额不同,所以不能用净现值法比较优劣,也就是说,虽然方案1的净现值大于方案2的净现值,但不能得出方案1优于方案2的结论。
(3)当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等时,用净现值难以进行评价。
(4)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而折现率的确定较为困难。
(二)折现现金流量指标——现值指数(识记)
现值指数(PI)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的比率,亦称为现值比率、获利指数等。其计算公式为:
1.现值指数的计算步骤(应用)
(1)计算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
(2)计算现值指数,即根据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比计算现值指数。
【例3】沿用【例2】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个投资方案,各方案年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现金净流量数据表 单位:元
年份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0 -20000 -9000 -12000
1 11800 1200 4600
2 13240 6000 4600
3 6000 4600
PI1=21669÷20000=1.08
PI2=10557÷9000=1.17
PI3=11440÷12000=0.95
2.现值指数的决策规则
根据现值指数指标进行项目选择的决策规则是:接受现值指数大于1的项目,放弃现值指数小于1的项目。在有多个互斥方案的选择决策中,选择现值指数最大的项目。
3.现值指数的优缺点
现值指数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独立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的比较,能够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盈亏程度,由于现值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故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
现值指数的缺点是:现值指数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以获得的财富,它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三)折现现金流量指标——内含报酬率(识记)
内含报酬率(IRR)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含报酬率通常也称为内部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CFt为第t年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四十八、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识记)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新旧设备使用寿命相同的情况
公司在进行新旧设备更新比较时,可以用差额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例5】D公司考虑用一台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来代替旧设备,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旧设备原购置成本为40000元,已使用5年,估计还可使用5年,已提取折旧20000元,假定使用后无残值,如果现在销售可获得价款20000元,使用该设备每年可获得收入5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30000元。新设备的购置成本为60000元,估计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10000元,使用新设备每年收入可达8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40000元。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并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试做出该公司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对其进行更新的决策。
(1)分别计算初始投资与折旧的现金流量的差额。
初始投资=新设备购置成本-旧设备变现价格=60000-20000=40000(元)
△年折旧额=新设备年折旧额-旧设备年折旧额
(2)列表比较两个方案各年现金流量的差额。
投资项目的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差额 单位:元
项目 第1~5年
△销售收入① 30000
△付现成本② 10000
△折旧额③ 6000
△税前净利④=①-②-③ 14000
△所得税⑤=④×25% 3500
△税后净利⑥=④-⑤ 10500
△营业现金净流量⑦=⑥+③=①-②-⑤ 16500
(3)比较两个方案现金流量的差额。
投资项目的年现金净流量差额 单位:元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初始投资 -40000
△营业现金净流量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终结现金流量 10000
△现金流量 -40000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26500
(4)计算现金流量差额的净现值。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投资项目更新后,有净现值28757.20元,故应进行更新。本题也可通过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来比较,得出的结论一样。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新旧设备使用寿命不等的情况
当新旧设备是不同的寿命期时,一般情况下,寿命期越长,能给公司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越多,净现值也就越大,所以容易得出寿命期越长项目越好的不正确结论。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两种,即年均成本法和最小公倍寿命法。
1.直接使用净现值法
【例6】现有旧设备A和新设备B,其每年现金流出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做出是否更新的决策。
两个不同寿命期项目的年现金净流出量分布 单位:元
年末 0 1 2 3
旧设备 10000 1000 1200 1500
新设备 9000 1000 1200
取折现率为10%,那么旧设备的成本现值为:
P(旧)=10000+1000×(P/F,10%,1)+1200×(P/F,10%,2)+1500×(P/F,10%,3)
=10000+909.1+991.68+1126.95
=13027.73(元)
新设备的成本现值为:
P(新)=9000+1000×(P/F,10%,1)+1200×(P/F,10%,2)
=9000+909.1+991.68
=10900.78(元)
从它们的成本现值可以看出,旧设备的成本现值大于新设备的成本现值,应该是购买新设备更可取,但是新设备的使用年限只有2年,而旧设备的使用年限是3年,所以只是绝对地比较它们的成本现值大小是不行的。可以采取年均成本法和最小公倍寿命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2.年均成本法(识记)
年均成本法就是把投资项目在寿命周期内总的成本现值转化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并进行比较的方法。
年均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应用)
沿用例6的资料,计算出旧设备的成本现值为13027.73元,新设备的成本现值为10900.78元。
旧设备的年均成本=P÷(P/A,10%,3)=13027.73÷2.4869=5238.54(元)
新设备的年均成本=P÷(P/A,10%,2)=10900.78÷1.7355=6281.06(元)
年均成本与成本现值的比较 单位:元
年末 0 1 2 3 成本现值
旧设备 年现金流量 10000 1000 1200 1500 13027.73
年平均成本 5238.54 5238.54 5238.54 13027.73
新设备 年现金流量 9000 1000 1200 10900.78
年平均成本 6281.06 6281.06 10900.78
由于旧设备的年均成本低于新设备的,所以应该选择保留旧设备,于是得到了与直接使用净现值法相反的结论。所以对于寿命期不等的项目或方案,应选择年均成本最低的。
3.最小公倍寿命法(识记)
最小公倍寿命法又称项目复制法,是将两个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期间,并假设两个方案在这个比较期间内进行多次重复投资,将各自多次投资的净现值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
沿用例6的资料,旧设备使用年限3年,新设备使用年限2年,两种设备寿命的最小公倍数是6年,在这6年中,旧设备的投资项目可以进行2次,新设备的投资项目可以进行3次。
所以,6年内,旧设备成本现值是:
P(旧)=13027.73+13027.73×(P/F,10%,3)=22815.46(元)
新设备成本现值P:
P(新)=10900.78+10900.78×(P/F,10%,2)+10900.78×(P/F,10%,4)=27354.42(元)
所以,在将两个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期间时,选择成本现值最低的方案,即保留旧设备。
四十九、新建项目投资决策(领会)
新建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是分析项目的现金流量。新建项目一般在初始投资时会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营运资本的垫支。由于新建项目通常会增加公司的生产能力,因此在经营期间内,需要分析由于项目的实施而增加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计算营业现金净流量。投资项目结束时还要分析固定资产变卖或停止使用所发生的相关现金流量以及营运资本的收回。在估算出新建项目的现金流量后,计算投资决策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而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例7】E公司计划增添一条生产线,以扩充生产能力。该生产线预计投资750000元,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30000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400000元,增加付现成本1050000元,项目投入运营时,需要垫支营运资本250000元。公司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项目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判断其可行性。
(1)计算该生产线的年折旧费。
(2)计算该项目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现金流量(NCF0)=-750000-250000=-1000000(元)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5)=(1400000-1050000)×(1-25%)+144000×25%=298500(元)
项目终结现金流量=250000+30000=280000(元)
(3)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NPV)=-1000000+298500×(P/A,12%,5)+280000×(P/F,12%,5)
=-1000000+298500×3.6048+280000×0.5674
=234904.8(元)
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该投资项目可行。
五十、营运资本决策的原则
1.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适当的权衡
2.重视营运资本的合理配置
3.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资本的利用效果
营运资本的周转是从现金开始到现金结束,所以又称现金周转期。它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识记)
(1)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产品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期间。
(3)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
营运资本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识记)
若要加速营运资本的周转,就应缩短营运资本周转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1)缩短存货周转期;(2)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3)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营运资本的周转,也就相应地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果。
二、营运资本投资决策
可供公司选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A)(识记)
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
特点:投资收益率低,风险小。
不愿冒险、偏好安全的财务经理都喜欢采用该策略。
2.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B)(识记)
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适中的流动资产投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流入的现金恰好满足支付的需要,存货也恰好满足生产和销售所需。
特点:收益和风险平衡。
当公司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未来的经济状况时,可以采取该策略。
3.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C)(识记)
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流动资产投资。
特点:收益高,风险大。
敢于冒险、偏好收益的财务经理一般都采用该策略。
五十一、现金持有动机(领会)
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需求是指满足公司日常现金开支的需求。
预防性需求是指公司为了预防意外事项的发生而保存一部分现金的需求。
投机性需求是指持有现金以便抓住有利可图的潜在投资机会,从中获得收益。
五十二、现金持有量决策
应用较为广泛的现金持有量决策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米勒一奥尔模型、现金周转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应用)
现金持有量决策——成本分析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进而求得使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以此作为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公司持有现金的有关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1)机会成本。是公司占用现金的代价,即公司由于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从而必然要放弃将其用于其他投资机会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两者的关系为: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息率(识记)
(2)管理成本。是公司因为持有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如现金管理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费用等。现金的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费用,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是公司由于现金持有不足,不能满足业务开支所需而蒙受的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一般可根据估计损失额确认。
五十三、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功能(识记)
应收账款的功能是指它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功能包括:
(1)增加销售。
(2)减少存货。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成本(识记)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由于投放在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式中:全年按照360天计算;平均收现期是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指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所增加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顾客信用情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数据处理成本、相关管理人员成本等。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
在赊销交易中,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这种损失就是坏账成本。企业发生的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量成正比。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使提供商业信用、扩大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相关的各项费用。
五十四、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要管好、用好应收账款,必须事先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 (识记)
信用政策——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公司用来衡量客户获得公司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公司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信用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而划分信用等级。
如果公司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顾客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甚至会使销售量减少。
信用政策——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公司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信用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
折扣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公司为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折扣优惠。
当公司想要通过延长信用期限来增加销售额时,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应收账款成本的增加,将改变信用期限后成本的增加与收益的增加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策。
【例5】E公司全年计划赊销8000件产品,现打算将原来的30天信用期限延长到60天,预计此项措施能使赊销增加到12000件。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50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相关资料如下表。
信用期限变化前后对比表
项目 n/30 n/60
销售量(件) 8000 12000
收账费用(元) 2000 3000
坏账损失(元) 4000 6000
假设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并未随产量增加而改变。公司财务部门认为,如果此项措施可行,在应收账款上的投资至少要带来20%的收益。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公司延长信用期限是否可行?
在分析时,先计算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做出判断。
(1)增加的收益:
增加的收益=(12000-8000)×(50-40)=40000(元)
(2)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3)增加的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增加的收账费用=3000-2000=1000(元)
增加的收账损失=6000-4000=2000(元)
(4)改变信用期限增加的税前损益:
40000-10667-1000-2000>0
由于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所以可以延长信用期限到60天。
五十五、存货的功能与成本——功能(识记)
存货的成本
1.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付的成本,通常用TCa表示。它又分为购置成本和订货成本。
(1)购置成本。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在不存在批量折扣的条件下,购置成本取决于年需求量D与单价U,与存货持有量决策无关。
购置成本=D×U
(2)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
订货次数等于年需求量D与每次订货批量Q之比。
购置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即为存货的取得成本。
2.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存货占用资本的利息支出、保险费、损耗费等,通常用TCc表示。
公司要降低储存成本,可以小批量采购,减少储存数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用Kc表示。
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缺货成本与存货的储存数量成反比,通常用TCs表示。
如果用TC表示存货的总成本,则
最优存货持有量就是使上式中TC为最小的Q。
五十六、经济批量模型
公司存货管理决策的主要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决定订货批量,即应当订购多少;二是决定订货时间,即应当何时订购。
经济批量模型——基本经济批量模型
经济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订货数量。
根据上述假设,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式中:TC为与订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D为一定期间存货需求量;Q为每次订货批量;K为单次订货成本;Kc为单位储存成本。 (应用)
为求出TC的极小值,令公式一阶导数为零,求出使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的经济批量Q*。 (应用)
【例6】G公司外购甲材料的年需求量为36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成本为20元,预计每次订货费用为50元,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为4元,计算采购甲材料的经济批量、年最优订货次数、年最优订货周期、经济批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和经济批量下存货占用资本。
五十七、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自发性短期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由于商品交易中货与钱在时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自发性短期筹资。 (识记)
商业信用——形式
(1)赊购商品。
(2)预收账款。
商业信用——条件
商业信用条件是指销货公司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领会)
信用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
折扣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在顾客提前付款时公司给予的优惠。 (识记)
1.延期付款,但不提供现金折扣
按照这种商业信用条件,卖方允许买方在交易发生后一定时期内按发票面额支付货款,如“net 45”,是指在45天内按发票金额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可能因延期付款而获得资本来源。
2.延期付款,但提前付款能享受现金折扣(应用)
按照这种商业信用条件,买方若提前付款,能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买方若不享受现金折扣,则必须在信用期内付清账款。
如“2/10,n/30”,是指在10天之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若不享受现金折扣,货款应在30天内付清。
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如果在折扣期内付款,可在获得短期资本来源的同时,还能得到现金折扣优惠;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可以在稍长的时间内占用卖方的资本。
若买方放弃折扣,产生的机会成本按如下公式计算:
【例7】R公司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总计100000元,信用条件为“3/10,n/30”,该公司在第30天付款。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买方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是较高的,如果不能在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期间内获得高于这一成本的收益率,那么放弃折扣是不理性的选择。
如果买方面对两家或两家以上提供不同信用条件的卖方,则应当比较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卖方。
沿用例7,R公司还有另一家供应商提供“2/20,n/50”的信用条件,试确定应当选择的供应商。
这一成本低于信用条件为“3/10,n/30”的机会成本,因此应当选择信用条件为“2/20,n/50”的供应商。
商业信用——优缺点(领会)
1.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1)使用方便。
(2)成本低。
(3)限制少。
2.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商业信用筹资的期限较短,特别是应付账款,不利于公司对资本的统筹运用,如果拖欠则有可能导致公司信用地位和信用等级下降。另外,如果公司享受现金折扣,则付款时间会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会负担较高的机会成本。
五十八、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信用条件(领会)
1.信贷限额
信贷限额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达成的一种无法律约束的非正式协议,它规定银行愿意借给客户的最高贷款额。信贷限额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
一般来讲,公司在批准的最高信贷限额没有用完之前,可随时使用银行信贷;银行也可以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调整其核定的信用额度,甚至取消信用额度。
2.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指银行从法律上承诺向公司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是一种正式的具有法律约束的信用额度形式。
在周转信贷协定中,只要公司的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公司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公司享用周转信用协定,应按使用贷款的实际资本额向银行支付相应的利息,此外,还要针对贷款限额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3.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公司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的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20%)保持的最低存款余额。
从银行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可能遭受的贷款损失;对于公司来说,补偿性余额实际上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短期借款——优缺点(领会)
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与长期借款相比,筹资效率较高。
(2)筹资弹性较大,公司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借款,而当公司资本充足时可及早偿还。
短期借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较高,特别是存在补偿性余额时。
五十九、股利政策类型——剩余股利政策(识记)
股利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确定股利发放率。
股利发放率是指净利润中现金股利所占的比例。
运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最佳的投资预算。
第二步,根据目标或最佳的资本结构,确定投资预算中所需要筹集的股东权益资本额。
第三步,最大限度地运用留存收益来满足投资预算中所需要的股东权益资本额。
第四步,当利润满足最佳投资预算后仍有剩余时,才可以用剩余的利润发放股利。
【例2】某公司20×4年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5年新的投资预算所需要的资本总额为50万元,在目标资本结构中,股东权益资本比重为6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在20×4年度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应分配多少股利?
利润留存=50×60%=30(万元)
股利分配=100-30=70(万元)
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是:由于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投资的资本需求在各个年度会发生变化,所以严格遵循这个政策会导致每年的股利发生变化,即某一年度因投资机会良好,公司可能宣派零股利,在另一年度可能因投资机会少而支付大量的股利。同样,如果各年的投资机会大致相同,利润的波动也会造成股利的变动。
股利政策类型——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识记)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只有当公司确信未来利润将显著且不可逆转地提高时,才增加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一般绝不削减股利。
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意义是:
(1)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能满足投资者取得正常稳定收入的需要。
(3)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成本并提高公司价值。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是:股利的发放与公司利润相脱节。在利润下降时期,公司仍发放固定的股利,可能会导致资本短缺;如果公司处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其利润变化也会很大,那么即使支付固定股利也无法给投资者一种潜在稳定的感觉。
股利政策类型——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识记)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发放股利,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随盈利的多少而相应变化。盈利高的年份,股利发放额就会增加;反之,盈利低的年份,股利发放额就会减少。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缺点是:当公司盈利不稳定时,采用这一政策会使各年度的股利发放额变化较大,容易造成公司信誉下降,股东投资信心动摇,资本成本升高,股票价格上下波动。
股利政策类型——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识记)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发放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公司经营业绩非常好的年份,除了按期支付给股东固定股利外,再加付额外的股利。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意义在于:
(1)能使公司具备较强的机动灵活性。
(2)适时而恰到好处地支付额外股利,既可以使公司保持正常、稳定的股利,又能使股东分享公司繁荣的好处,并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当前和未来经营业绩良好的信息。
(3)这种股利政策可以使依赖股利收入的股东在各年能得到最基本的收入而且比较稳定,因而对有这种需求的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六十、股票股利——发放股票股利对公司的影响
【例3】某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之前的股东权益项目的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股东权益情况表(发放股票股利前) 单位:元
普通股(面值1元,200000股) 200000
资本公积 400000
未分配利润 2000000
股东权益合计 2600000
假定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即20000股普通股,即规定现有股东拥有100股将会获得10股新股。
根据有关规定,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公司按照股票面值将未分配利润转入普通股股本。即减少了未分配利润20000元,同时增加股本20000元。发放股票股利之后,公司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股东权益情况表(发放股票股利后) 单位:元
普通股(面值1元,220000股) 220000
资本公积 400000
未分配利润 1980000
股东权益合计 2600000
六十一、股票分割(识记)
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转换成面额较低股票的行为,如1:2的股票分割就是将股票数量增加一倍,而每股面值以同比例下降。股票分割产生的效果与股票股利类似,即1:2的股票分割相当于100%的股票股利发放率。
【例5】某公司原发行面额为2元的普通股200000股,若按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则分割前后的股东权益项目变化如下表所示。
股票分割前后股东权益各项目对比表 单位:元
项目 股票分割前 股票分割后
普通股 400000(面额2元,200000股) 400000(面额1元,400000股)
资本公积 800000 800000
未分配利润 4000000 4000000
股东权益 5200000 5200000
一、公司财务活动
(一)筹资活动 (二)投资活动 (三)经营活动 (四)股利分配活动
二、公司财务关系
(一)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最为根本,表现为公司的投资人向公司投入资本,公司向其支付股利。(领会)
(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四)公司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五)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六)公司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七)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领会)
利润代表了公司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公司财富增长得越多,越接近公司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
优点: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注重市场销售,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足:忽视了时间的选择,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忽视了利润赚取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忽视了风险。
2.股东财富最大化(领会)
股东财富是指公司通过有效的经营和理财,最终给股东创造的价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的变化可随时通过股票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化反映出来。
优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不足:只强调股东的利益,对公司其他利益人和关系人重视不够;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公司不可控的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
3.企业价值最大化(领会)
企业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优点: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有利于企业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够克服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反映了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足:股票价格难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公司进行专门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时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四、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市场主体,参与金融交易活动的各个经济单位,简称为参与者(公司、个人、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2.交易对象,各种金融资产(货币、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流通的存单、普通股股票、优先股股票、储蓄者将货币存入金融机构取得的存款凭证、公司开具的应收与应付票据)。
3.组织形式,交易所交易和柜台交易。
4.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信用交易。
五、金融市场的种类
六、时间价值
(一)复利及其计算
复利是指资本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该期所派生的利息再加人本金,一起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间隔,如年、季或月等。(识记)
复利及其计算(应用)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资本按复利计算在若干期以后的本利和。如果年利率为r,本金P在n期后的终值为F,则F与P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第1期末:F=P×(1+r)
第2期末:F=P×(1+r)×(1+r)
第3期末:F=P×(1+r)×(1+r)×(1+r)
……
第n期末:
式中: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r,n)表示。(可查表)
因此,复利终值也可表示为:F=P×(F/P,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 ,则:
方案一 5年后的终值为:
F=80×(F/P,7%,5)=80×1.4026=112.208(万元)
由于方案一5年后的付款额终值(112.208万元)大于方案二5年后的付款额(100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为有利。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根据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互为逆运算):
式中: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r,n)表示。(可查表)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P=F×(P/F,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 ,则:
方案二 5年后付款100万元的现值为:
P=100×(P/F,7%,5)=100×0.7130=71.3(万元)
由于方案二付款的现值(71.3万元)小于方案一(80万元)的现值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有利。
(二)年金及其计算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年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次收付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同。即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的业务,各期发生的收付款项在数额上必须相等。(识记)
1.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后付年金。(识记)这种年金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最常见。年金一般用符号A表示。
年金及其计算——普通年金(应用)
普通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如:从第一年起,每年年末存入银行相等的金额A,年利率为r,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n年后的本利和就是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到: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终值,记为(F/A,r,n)。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A公司热心于公益事业,自2007年1 2 月底开始,每年向儿童基金会捐款100 000元,帮助部分失学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得到九年义务教育。假设存款年利率为5%,该公司这九年捐款至2015年年底的金额为:
F=100 000×(F/A,5%,9)
=100 000×11.026 6
=1 102 660(元)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如:公司从第一年起,在未来n年内每年年末从银行取出相等的金额A,年利率为r, 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现在应存入的本金即为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现值,记为(P/A,r,n)。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B公司准备购置一套生产钱,该套生产线的市场价为20万元。经协商,厂家提供一种付款方案:首期支付10万元,然后分6年于每年年末支付3万元。银行同期的货款利率为7% ,则分期付款方案的现值为:
P=10+3×(P/A,7%,6)
=10+3×4.766 5
=10+14.299 5
=24.299 5(万元)
如果直接一次性付款只需要付出20万元,可见分期付款对B公司来说不合算。
七、即付年金
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识记)它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公式
或
D公司在今后5年内,于每年年初存入很行100万元,如果存款年利率为6%,则第5年末的存款余额为:
F=100×(F/A,6%,5)×(1+6%)
=100×5.637 1×1.06=597.53(万元)
或
F=100× =100×(6.975 3-1)=597.53(万元)
3.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凡不是从第一期开始的年金都是递延年金。(识记)
年金及其计算——递延年金(应用)
递延年金现值,用公式表示为:
或
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与递延期长短无关。
E公司于年初存入银行一笔资本作为职工的奖励基金,在存满5年后每年年末取出100万元,到第10年年末全部取完。假设银行存款年利率为6%,则该公司最初应一次存入银行的资本为:
P=100×(P/A,6%,5)×(P/F,6%,5)
=100×4.212 4×0.747 3=314.79(万元)
或
P=100× =100×(7.360 1-4.212 4)=314.77(万元)
4.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系列收付的款项。(识记)
如,优先股
终值,不存在计算问题,因其没有终止时间。
现值,其计算公式由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年金及其计算—— 永续年金(应用)
F公司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科研奖励基金,计划每年提供10万元用于奖励当年在技术研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如果年利率为10% ,则该项奖励基金的金额为:
八、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领会)
名义利率,每年的复利次数超过1次时的年利率
实际利率,每年只复利一次的利率
若m为一年内复利计息次数,r为名义利率,EIR为实际利率,则
如果名义利率为24%,每月复利计息,则1元投资的年末为:
九、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常常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
按照风险可分散特性的不同,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因而又称为市场风险。这些因素包括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税制改革、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等。这类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因而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故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识记)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它是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因而又称为公司特有风险。(识记)
十、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衡量(应用)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
一个事件的概率是指这一事件的某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如果把某一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示出来,对每个结果给予一定的概率,就构成概率分布。
以Pi表示概率,以n表示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概率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1)所有的概率Pi都在0和1之间,即:0≤Pi≤1。
(2)所有可能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
(二)期望值
期望值又称预期收益,是指对于某一投资方案未来收益的各种可能结果,以概率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识记)
它是衡量风险大小的基础,但它本身不能表明风险的高低,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式中:是期望值;Pi是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n是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Ri是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收益。
结论:
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期望值越大,说明预期收益越好。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概率分布越集中,实际可能的结果就越接近期望值,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投资的风险就越大。
(三)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是指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于期望值的离散程度。(识记)
标准离差通常用符号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风险的高低,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结论: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说明各种可能情况与期望值的偏差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越小,说明各种可能情况越接近于期望值,意味着风险越低。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值之比。(识记)
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方案的风险程度。
结论: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低。
H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均为1000万元,可能的收益率及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项目概率分布表
市场状况 概率 甲项目收益率 乙项目收益率
好 0.3 20% 30%
一般 0.5 10% 10%
差 0.2 5% -10%
甲、乙项目收益率的期望值分别为:
甲=20%×0.3+10%×0.5+5%×0.2
=12%
乙=30%×0.3+10%×0.5+(-10%)×0.2
=12%
甲、乙项目收益率的标准离差分别为:
结论:由于甲、乙两个项目投资额相同,收益率的期望值亦相同,而甲项目标准离差小于乙项目,故可以判断甲项目风险相对较低。
结论1:对于多方案择优的情况,其决策准则应是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方案,即选择标准离差最低、期望收益最高的方案。
结论2:通常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除了权衡期望收益与风险,而且要视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而定。厌恶风险的决策者可能会选择期望收益较低同时风险也较低的方案,偏好风险的决策者则可能选择风险虽高但同时预期收益也高的方案。
十一、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一)单个证券风险与收益关系
可以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示,公式为:
式中:Rj为在证券j上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证券的利率;βj为证券j的系统风险的度量;Rm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Rm-Rf为市场风险溢价。(领会)
个别证券的系统风险可以用该证券的β系数度量。
市场组合的系数为1。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组合的风险。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即如果市场平均收益率增加(或减少)1%,那么该证券的收益率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1%,也就是说,该证券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
(领会)
当个别证券的β>1时,说明该证券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组合的风险。
已知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5%。如果A、B、C三家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0、1.0和0.5,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各公司股票的收益率最低达到多少时投资者才会购买?(领会)
A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A=5%+2.0×(10%-5%)
=15%
即当A公司股票的系数为2.0,该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应达到或超过15%时,投资者才能会购买。
B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B=5%+1.0×(10%-5%)
=10%
即当B公司股票的系数为1.0时,其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相同,都是10%。
C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为:
RC=5%+0.5×(10%-5%)
=7.5%
即当C公司股票的系数为0.5时,其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10%。
十二、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以公司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公司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借以评价公司财务活动业绩、控制财务活动运行、预测财务发展趋势、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财务管理活动。(识记)
财务分析是正确评价公司财务状况、考核其经营业绩的依据。
财务分析是进行财务预测与决策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挖掘内部潜力、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手段。
(领会)
十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十四、财务分析的基础
十五、财务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的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识记)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按比较对象分类(应用)
实际指标与计划(预算、标准或定额)指标比较。这种分析主要揭示实际与计划(预算、标准或定额)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实际指标与本公司多期历史指标相比较。这种分析可以了解公司不同历史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揭示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水平。
本公司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公司指标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这种分析能够找出本公司与国内外先进公司、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推动本公司改善经营管理,努力赶超先进水平。
2.按比较内容分类(应用)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产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因素都无变化,依次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识记)
因素分析法(应用)
某公司2014年3月份原材料耗费的实际数是4620元,而计划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了620元。原材料的耗费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构成,依次分析三个因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假定三个因素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材料耗费总额的对比表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件 100 11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8 7
材料单价 元 5 6
材料耗费总额 元 4 000 4 620
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程度如下:
计划指标:100×8×5=4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110×8×5=4400(元) ②
第二次替代:110×7×5=3850(元) ③
实际指标:110×7×6=4620(元) ④
产品产量增加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②-①):4400-4000=400(元)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降低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③-②):3850-4400=-550(元)
材料单价提高对材料耗费总额的影响(④-③):4620-3850=770(元)
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400-550+770=620(元)
十六、营运能力比率
(一)
营运能力是指公司资产周转运行的能力。
(二)营运能力比率——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识记)
该指标用来评价公司全部资产运营质量和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反之,总资产周转率越低,说明公司资产周转速度越慢,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营运能力越弱。
(三)营运能力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其中:
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识记)
该指标反映了公司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体现每单位流动资产实现价值补偿的多少和补偿速度的快慢。对公司来讲,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变相扩大了资产的投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反,则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造成资本的浪费,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营运能力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内的赊销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即公司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难以得到赊销收入净额的数据,常以营业收入代替赊销收入净额。
(识记)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收到的商业汇票。它是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年初、年末的平均数之和。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否则,公司的营运资本会过多地停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本的正常周转。
(五)营运能力比率——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值。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销售能力和存货管理工作水平的指标。存货是公司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的资产,它的质量和流动性直接反映了公司的营运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识记)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其中: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其流动性越强。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其变现能力越差。
十七、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公司一定时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变现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公司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越大,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就越强。
流动比率过大,说明公司有较多的资本占用在流动资产上,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公司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
(识记)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制造业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剩下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只有这样,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公司一定时点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那部分资产,如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制造业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比较适宜。由于各个行业的经营特点不同,判断的标准也不同。从债权人角度看,速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
(识记)
速动比率弥补了流动比率指标的不足,更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很可能由于产品滞销而影响其变现能力,而预付账款是不能转变为现金的。所以将这些项目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就能反映流动资产迅速变现偿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过高,说明公司可能因拥有过多货币性资产而丧失一些投资获利的机会。
十八、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的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值。
该指标表明在公司全部资产中债权人所提供资本的比例,用来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本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并反映公司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识记)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这是因为短期负债作为一个整体,公司总是长期占用着,可以视同长期性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本着稳健性原则,将短期负债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是合适的。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这一比率越低,表明公司负债总额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总是希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公司所有者的立场看,负债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也增加了公司的风险。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公司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值。
该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反映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越低,表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识记)
(三)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公司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用以衡量公司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它可以用税后利润加所得税费用和利息费用计算得出。
十九、盈利能力比率
(一)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销售毛利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的差额。
销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1元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有多少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补偿和形成盈利,是公司获取利润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销售净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带来净利润的多少,表示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营业收入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公司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三)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即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
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净资产收益率用来衡量公司所有者全部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由所有者享有的净利润就越多,其投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
(四)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公司一定时期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识记)
一般来说,只要公司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公司就有足够的收益用于支付债务利息。因此,该项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可以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
(五)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识记)
如果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偏低,说明该公司经营效率较低,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应该调整经营方针,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六)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本年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式中“普通股股数”一般用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来表示。
二十、杜邦分析体系(领会)
杜邦分析体系反映的财务比率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它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 总资产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3.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4.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5.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二十一、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
杜邦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的结合(应用)
假设A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A公司财务比率摘录
项目 2013年 2014年
净资产收益率 15.36% 14.43%
总资产净利率 9.66% 8.39%
权益乘数 1.59 1.72
销售净利率 11.53% 12.07%
总资产周转率 0.838 0.695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
11.53%×0.838×1.59=15.36%
第一次替换:将销售净利率替换为2014年的12.07%,则:
12.07%×0.838×1.59=16.08%
第二次替换:将总资产周转率替换为2014年的0.695,则:
12.07%×0.695×1.59=13.34%
第三次替换:将权益乘数替换为2014年的1.72,则:
12.07%×0.695×1.72=14.43%
该公司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13年下降0.93%(14.43%-15.36%)。
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增加0.54%(12.07%-11.53%),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72%(16.08%-15.36%);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减少0.143(0.695-0.838),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74%(13.34%-16.08%);
由于权益乘数增加0.13(1.72-1.59),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09%(14.43%-13.34%)。
分析总资产净利率下降的原因:
总资产净利率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以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净利率=11.53%×0.838=9.66%;
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增加了0.54个百分点(12.07%-11.53%),使总资产净利率增加0.45%(0.54%×0.838),而总资产周转率减少了0.143(0.695-0.838),使总资产净利率下降1.73%(12.07%×0.143)。
应当指出,杜邦分析体系是一种分解财务比率的方法,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它可以用于各种财务比率的分解。从杜邦分析体系可以看出,公司的获利能力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的筹资结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净资产收益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十二、成本性态分析
(一)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规律性。(识记)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公司的成本分为
(二)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或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识记)
按直线法计提的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月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租金,等等。
二十三、成本性态分析
(一)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识记)
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资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二)总成本模型(应用)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而混合成本可以采用特定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这样,总成本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TC=FC+Vc×Q
式中:TC为总成本;FC为固定成本;Vc为单位变动成本;Q为销售量。(识记)
TC=FC+Vc×Q
如果能求出公式中FC和Vc的值,就可以利用这个直线方程来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其他短期决策。
二十四、盈亏临界点分析
(一)计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
设Q为销售量,P为销售单价,Vc为单位变动成本,FC为固定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M为边际贡献总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即公司尚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分类之后,则息税前利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EBIT=Q×(P-Vc)-FC
或 EBIT=M-FC
EBIT=Q×m-FC
(应用)
EBIT=Q×(P-Vc)-FC
或 EBIT=M-FC
EBIT=Q×m-FC
而盈亏临界点就是使公司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的销售量,即:
Q×(P-Vc)-FC=0
所以,
或 (应用)
设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则: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应用)
(二)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
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指正常销售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的差额,这个差额标志着公司销售下降多少才会发生亏损。
安全边际有绝对数与相对数两种表现形式,即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
(识记、应用)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公司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公司就越安全。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指标,便于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公司安全性的衡量数据如表所示。
公司的安全程度与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 40%以上 30%~40% 20%~30% 10%~20% 10%以下
安全程度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的销售量可达1500件,则:
安全边际=1500-1000=500(件)
(应用)
由于只有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量(额)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所以销售利润(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的销售量×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的销售量可达1500件,则:
(应用)
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可得到另一个辅助性指标,即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要获得利润,作业率必须达到该临界点的作业率,否则就会亏损。
该指标对公司安排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1500件是公司正常开工可以完成的销售量,则:
即该公司作业率必须达到66.67%以上才能获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显然,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应用)
(三)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公司经营的目的在于盈利而非保本,因此有必要在盈亏临界点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以揭示公司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产销水平,这种扩展模型我们称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目标利润为10000元,则:
(应用)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则:
根据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模型可知,盈亏临界点受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销售单价或降低成本等方法来降低盈亏临界点,以避免亏损或减少亏损。
二十五、全面预算的作用
(一)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情况、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公司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识记)
1.明确各部门的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2.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领会)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构成
(识记)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预算内容以预定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一般不考虑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的变化,编制过程比较简单。
将实际结果与所确定的固定预算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据以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利用固定预算控制实际业务水平与预期业务水平一致(即业务量水平比较稳定的公司)的公司比较合适。如果用固定预算来衡量业务量水平经常变动的公司的经营成果,则会使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业务量水平相差很多,公司往往难以控制。
2.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就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它可按预算期内某一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业务活动水平确定不同的预算,也可按实际业务活动水平调整其预算。
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将实际指标与实际业务量相应的预算进行对比,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可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预算控制的作用。
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3.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以基期现有的水平为基础,根据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和数额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假定:(领会)
公司现有的每项活动都是公司不断发展所必需的。
在未来预算期内,公司必须至少以现有费用水平继续存在。
现有费用已得到有效的利用。
这种方法是以承认现实的基本合理性作为出发点,从而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甚至有增无减,造成资本的巨大浪费。
4.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础,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本供应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公司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识记)
优点:(领会)
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析。
有助于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与协调,激励各基层单位参与预测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明确,可区别方案的轻重缓急。
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意识。
不足:(领会)
工作量较大;
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零基预算方案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和政府机构。
5.定期预算
定期预算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识记)
优点:
可以保证预算期间和会计期间在时期上的配比,便于根据会计报告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领会)
不足:
不利于前后各期间预算的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6.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连续向后滚动,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识记)
优点: (领会)
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实现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
预算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被修订与调整,使预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不足:
滚动预算的延续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十六、财务预算编制
(一)
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预算,包括
(二)现金预算(应用)
现金预算是对所有有关现金收支预算的汇总,一般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以及资本的筹集与运用四个部分组成。其基本关系为:
期末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资本的筹集(减运用)
现金预算是公司现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公司合理地安排和调动资本。
A公司在预算期内将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每季度预交所得税500万元;每季度支付现金股利400万元;第4季度出售一台设备,价款500万元;第2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购入一套生产设备,价款分别为1 450万元和1 250万元。该公司规定现金的最低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年初现金余额为150万元。
根据有关资料,可编制A公司2015年度的现金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现金预算 单位:万元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期初现金余额 150 100.3 101.56 110.07 150
产品销售收入 6 680 8 320 7 520 8 448 30 968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500 500
可供使用现金 6 830 8 420.3 7 621.56 9 058.07 31 618
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 3 076.4 2 419.44 2 366.64 2 616.6 10 479.08
续表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直接人工 2 115.75 1 920.75 1 831.05 2 263.95 8 131.5
制造费用 1 276.3 1 276.3 1 276.3 1 276.3 5 105.2
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 331.25 331.25 331.25 331.25 1 325
营业现金支出合计 6 799.7 5 947.74 5 805.24 6 488.1 25 040.78
购入机器设备 1 450 1 250 2 700
所得税支出 500 500 500 500 2 000
续表
项目 第1季度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全年合计
股利支出 400 400 400 400 1 600
现金支出合计 7 699.7 8 297.74 6 705.24 8 638.1 31 40.78
现金余缺 -869.7 122.56 916.32 419.97 277.22
向银行借款 970 970
偿还银行借款 20 750 200 970
银行借款利息 1 56.25 20 77.25
期末现金余额 100.3 101.56 110.07 199.97 199.97
“可供使用现金”部分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产品销售取得的现金收入是其主要来源。期初现金余额是在编制预算时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的数据来自于销售预算,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来自于假设条件。
“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期的各项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于前述的有关预算。此外,还包括购入机器设备支出、税款支出和股利支出等,有关数据分别来自于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现金余缺”部分列示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的差额。如果差额大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可用多余的现金偿还过去的银行借款,或用于短期投资。如果差额小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应该向银行借款,以满足最低现金余额要求。假设借款金额的要求是10万元的倍数。则第一季度借款额为:
借款额=最低现金余额+现金不足额=100+869.7=969.7≈970(万元)
第二季度现金富余,可用于偿还借款。一般按“每期期初借入,每期期末归还”来预计利息,并采取利随本清的方式计算利息。本例中的借款期限为6个月,假设借款利率为10%,则应该归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为:
二十七、长期筹资概述
(一)筹资的概念
— 公司筹资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节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资本的活动,也是公司从资本供应者那里取得生产经营活动资本的一项基本的财务活动。(识记)
— 股票上市、债券发行以及向银行贷款等,都属于公司筹资的范畴。
(二) 筹集资本的分类——按筹集资本使用的期限分类 (领会)
(三)按照资本使用年限,应遵循的筹资组合原则是:将资本来源与资本运用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期限搭配。具体的策略是:用长期资本来满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的需要,用短期资本满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需要。
(四)筹集资本的分类——按筹集资本的来源渠道分类 (领会)
二十八、权益资本
(一)
· 一般来说,筹集长期资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借入长期负债,即长期债务筹资;另一个是筹集权益资本。
· 权益资本的筹集途径一般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留存收益。
(二)吸收直接投资
·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非股份制公司以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法人和个人直接投入资本的一种筹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无须发行任何证券作为媒介。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出资者都是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具有经营管理权。公司经营状况好,盈利多,各方可按出资额的比例分享利润;但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差,连年亏损,甚至被迫破产清算,则各方要在其出资的限额内按出资比例承担损失。(识记)
· 吸收直接投资——种类(领会)
1.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公司的国有资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产权归属于国家;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在国有企业中采用比较广泛。
2.法人投资
法人投资是指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法人资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获取被投资公司的利润为目的;发生在法人单位之间;出资方式灵活多样。
3.个人投资
个人投资是指社会个人、公司内部职工等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个人资本,具有以下特点:以参与公司的收益分配为目的;参与投资的人数较多;每人投资的数额较少。
· 吸收直接投资——方式(领会)
1.现金投资
2.实物投资
3.工业产权投资
4.土地使用权投资
· 吸收直接投资——优缺点(领会)
优点:
1.增强公司信誉。
2.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3.降低财务风险。
缺点:
1.资本成本高。
2.可能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三)发行普通股
·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是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最基本形式。(识记)
· 发行普通股——普通股股东的权利(领会)
1.经营参与权。
2.收益分配权。
3.出售或转让股份权。
4.认股优先权。
5.剩余财产要求权。
· 发行普通股——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2.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须偿还。
3.能增强公司的信誉。
4.筹资限制少。
· 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
2.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3.可能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引起股价下
(四)发行优先股
· 优先股是指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的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识记)
· 发行优先股——优先股股东的权利(领会)
1.优先分配利润。
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票面股息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公司应当以现金的形式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息,在完全支付约定的股息之前,不得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
· 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以下事项:
(1)优先股股息率是采用固定股息率还是浮动股息率,并相应明确固定股息率水平或浮动股息率的计算方法。
(2)公司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是否必须分配利润。
(3)如果公司因本会计年度可分配利润不足而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差额部分是否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
(4)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是否有权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的分配。
(5)优先股利润分配涉及的其他事项。
2.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3.优先股的转换和回购。
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发行人回购优先股的条件、价格和比例。同时,可规定转换选择权或回购选择权由发行人或优先股股东行使。发行人要求回购优先股的,必须完全支付所欠股息。优先股回购后相应减计发行在外的优先股股份总数。
4.优先股的表决权
除以下情况外,优先股股东不出席股东大会,所持股份没有表决权:
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 ;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发行优先股;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事项的决议,除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之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公司累计三个会计年度或连续两个会计年度未按约定支付优先股股息的,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每股优先股股份享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权。
· 发行优先股——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
2.股息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
3.有利于增强公司信誉。
· 缺点:
1.筹资成本高。
2.财务负担重。优先股的股息通常被视为固定成本,与负债筹资没有什么差别,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并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成本。
· 留存收益
· 留存收益是指公司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公司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公司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识记)
(五)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资本成本低。
2.不会分散控制权。
3.增强公司的信誉。
· 缺点:
由于留存收益是公司生产经营的积累,在使用时会受到资本的数额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如公司首先要盈利,盈利后还要进行利润的分配等。
二十九、长期债务资本
(一)长期借款
· 长期借款是指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使用期超过一年的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本占用的需要。(识记)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领会)
· 由于长期借款的期限长、风险高,所以金融机构在向公司提供长期借款时,通常在借款合同中附加各种保障贷款安全的保护性条款。这些保护性条款主要有:
1.一般性保护条款
2.例行性保护条款
3.特殊性保护条款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一般性保护条款(领会)
· 一般性保护条款适用于大多数借款合同,但根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内容,主要包括:
1.对借款公司流动资本保持量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持借款公司资本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2.对支付现金股利和再购入股票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现金流出。
3.对资本支出规模的限制,其目的在于减少公司日后不得不变卖固定资产以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仍着眼于保持借款公司资本的流动性。
4.限制其他长期债务,其目的在于防止其他贷款人取得对公司资产的优先求偿权。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例行性保护条款(领会)
· 例行性保护条款作为例行常规,在大多数借款合同中都会出现,主要包括:
1.借款公司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报表,其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情况。
2.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资产,以保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
3.如期缴纳税金和清偿其他到期债务,以防被罚款而造成额外的现金支出。
4.不准以任何资产作为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以避免公司过重的负担。
5.不准贴现应收票据或出售应收账款,以避免产生或有负债等。
6.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其目的在于防止公司负担巨额租金以致削弱其偿债能力,同时防止公司以租赁固定资产的办法摆脱对资本支出和负债的约束。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特殊性保护条款(领会)
· 特殊性保护条款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而出现在部分借款合同中的,主要包括:
1.贷款专款专用。
2.不准公司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本的项目。
3.限制公司高级职员的薪金和奖金总额。
4.要求公司主要领导者在合同有效期内担任领导职务。
5.要求公司主要领导者购买人身保险等。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筹资速度快。
2.借款弹性较大。
3.借款成本较低。
· 缺点:
1.财务风险较高。
2.限制性条款比较多。
(二)发行债券
· 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这里说的债券,指的是期限超过一年的公司债券,其发行目的通常是为建设大型项目筹集大笔的长期资本。(识记)
发行债券——债券的种类
· 按债券上是否记有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 按能否转换为公司股票,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可转換债券的利率要低于不可转换债券。
· 按有无特定的财产担保,分为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
· 按是否参加公司盈余分配,分为参加公司债券和不参加公司债券。
· 按照偿还方式,分为一次到期债券和分期到期债券。
发行债券——债券的发行价格(应用)
·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使用的价格。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有三种:平价、溢价和折价。
· 平价是指以债券的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溢价是指以高出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为发行价格;折价是指以低于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为发行价格。
· 债券发行价格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一致程度。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在债券发行前已参照市场利率和发行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来,并载明于债券之上。但在发行债券时已确定的票面利率不一定与当时的市场利率一致。为了协调债券购销双方在债券利息上的利益,就要调整发行价格,即: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以溢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以折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一致时,则以平价发行债券。
· 在不考虑发行费用,且分期支付利息、到期还本的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 式中:n为债券期限;t为付息期数。
· 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将债券的全部现金流按照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进行贴现并求和。债券的全部现金流包括未来债券持有期间内各期的利息现金流与债券到期支付的面值现金流。
· 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发行新债券,面值1 000元,票面利率为10%,10年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在公司决定发行债券时,认为10%的利率是合理的。如果到债券正式发行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化,那么就要调整债券的发行价格。出现如下三种情况时将如何发行?
1.资本市场上的利率保持不变;
2.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3.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1.资本市场上的利率保持不变,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10%,10)+1 000×10%×(P/A,10%,10)
=1 000×0.385 5+100×6.144 6
≈1 000(元)
A公司的债券利率仍然合理,则可以采用平价发行。
2.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达到12%,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12%,10)+1 000×10%×(P/A,12%,10)
=1 000×0.322+100×5.650 2
=887.02(元)
A公司应该采用折价发行,公司按照887.02元的价格出售债券,投资者按此价格购买债券,可获得12%的报酬率。
3.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达到8%,
债券的发行价格
=1 000×(P/F,8%,10)+1 000×10%×(P/A,8%,10)
=1 000×0.463 2+100×6.710 1
=1 134.21(元)
A公司应该采用溢价发行,投资者按照1 134.21元价格买入A公司面值为1 000元的债券可获得8%的报酬。
发行债券——债券筹资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
2.可产生财务杠杆作用。
3.保障股东的控制权。
· 缺点:
1.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限制条件较多。
(三)融资租赁——种类
·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行为。通常分为:
2.经营租赁
· (识记、领会)
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区别
项目 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
租赁程序 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本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可随时向出租人提出租赁资产要求
租赁期限 租赁期较长,一般为租赁资产寿命的75%以上 租赁期短,不涉及长期而固定的义务
合同约束 租赁合同稳定。在租期内,承租人必须连续支付租金,非经双方同意,中途不得退租 租赁合同灵活,在合理限制条件范围内,可以解除租赁契约
租赁期满的资产处置 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处置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将设备作价转让给承租人;由出租人收回;延长租期续租 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一般要归还给出租人
租赁资产的维修保养 租赁期内,出租人一般不提供维修和保养设备方面的服务。 租赁期内,出租人提供设备保养、维修、保险等服务
· 融资租赁——直接租赁(识记)
· 直接租赁是指承租人直接从出租人那里租入所需要的资产,并支付租金。
· 直接租赁的出租人主要是制造厂商、财务公司、银行、独立的租赁公司等。除制造厂商外,其他出租人都是事先向制造厂商或供应商买入资产,再将资产出租给承租人。
· 通常所指的融资租赁,若不做特别说明,均是指直接租赁。
· 融资租赁——售后租回(识记)
· 公司先将其拥有的资产卖给出租人,然后再按照特定条件将其租回使用,这种取得资产的筹资方式就是售后租回。
· 从事售后租回的出租人通常是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专业租赁公司或投资者;承租人则是出售资产后再将其租回的公司。
· 在这种租赁形式下,出售资产的公司可以得到相当于资产售价的一笔资本,同时仍然可以使用该资产。
· 融资租赁——杠杆租赁(识记)
· 杠杆租赁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资本出借者三方当事人。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但对出租人来说是不同,出租人只出购买资产所需的部分资本(一般为20%~40%),作为自己的投资;另外以该资产作为担保向资本出借者借入其余资本。这里的出租人既是资产的出借者,也是贷款的借入者。出租人收取的租赁费首先用于偿还贷款机构的贷款本息,剩余部分是出租人的投资报酬。通常,杠杆租赁适用于金额巨大的设备租赁项目。
·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应用)
· 租金的构成:包括设备价款和租息两部分。
1.设备价款是租金的主要内容,它由设备的买价、运杂费和途中保险费等构成。
2.租息又可分为租赁公司的筹资成本和租赁手续费等。
筹资成本是指租赁公司为购买租赁设备所筹资本的成本,即设备租赁期间的利息。
租赁手续费包括租赁公司承办租赁设备的营业费用和一定的盈利。租赁手续费的高低一般无固定标准,可由承租人与租赁公司协商确定。
· 租金的支付方式:
· 按支付时期的长短,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
· 按支付租金的时点不同,可以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两种。先付租金是指在期初支付;后付租金是指在期末支付。
· 按每期支付金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两种。
· 租金的计算方法:实务中,承租人与租赁公司商定的租金支付方式,大多为后付等额年金。利用等额年金法计算租金,就是运用年金现值原理计算每期应付租金。
· 某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2014年10月25日从一租赁公司租入设备,设备价款为2 000万元,租期为8年,租赁期满后设备归承租方所有。为了保证租赁公司完全弥补筹资成本并有一定盈利,将租赁费18%作为折现率,则该公司每年年末应支付的等额租金为:
每年年末支付的等额租金
·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优缺点(领会)
· 优点:
1.能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2.融资租赁筹资限制较少。
3.税收效应。
4.维持公司的信用能力。
5.减少固定资产陈旧过时的风险。
· 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
2.承租人在财务困难时期,固定的租金支付会构成一项沉重的财务负担。
三十、资本成本
· 资本成本概述
· 资本成本是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的代价。(识记)
· 资本成本包括两部分:
筹资费用,即公司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发行股票和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律师费、评估费、担保费、广告费等。
用资费用,即公司在使用资本过程中支付的费用,包括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和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
· 资本成本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来表示。由于各公司的规模不同,资本结构不同,绝对数的表示方法往往不便于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为了提高可比性,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
· 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借款资本成本(应用)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筹资费用。借款利息计入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L为长期借款资本成本;It为长期借款年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L为长期借款筹资额(借款本金);FL为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改为:
式中:RL为长期借款的年利率。
· 当长期借款的筹资费用(主要是借款的手续费)很小时,可以忽略不计。
· 某公司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5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0.1%,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为:
· 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债券资本成本(应用)
· 长期债券资本成本主要是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
· 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应以税后的利息作为计算依据。
· 长期债券的筹资费用包括债券申请手续费、注册费、印刷费、推销费等,其数额一般比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一般不可以省略。
·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长期债券,其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KB为长期债券资本成本;IB为长期债券年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B为长期债券筹资额;FB为长期债券筹资费用率。
· 个别资本成本——优先股资本成本(应用)
· 优先股股息按面值和固定的股息率确定,优先股筹资总额按发行价格确定。
· 优先股股息是以所得税后净利润支付的,故不会减少公司应交所得税。
· 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P为优先股资本成本;DP为优先股年股息;PP为优先股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FP为优先股筹资费用率。
· 某公司拟发行优先股,面值总额为100万元,固定股息率为15%,筹资费用率预计为5%。该股票溢价发行,其筹资总额为150万元,则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为:
· 个别资本成本——留存收益资本成本(应用)
· 留存收益是公司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资本留存于公司进行再投资,是期望得到与普通股等价的报酬。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的收益率,公司就不应该保留这部分收益,而应将其分派给股东。因此,留存收益也有成本,只不过是一种机会成本。
·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务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作出准确的测定。
1.股利增长模型。股利增长模型是依照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新提高的思路计算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
· 采用这种方法,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S为留存收益资本成本;DC为预期年股利额;PC为普通股市价;g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 某公司普通股当前每股市价为30元,估计普通股利年增长率为10%,本年每股发放股利1.5元,则:
DC=1.5×(1+10%)=1.65(元)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S=Rf+βj(Rm-Rf)
式中:KS为留存收益资本成本;Rf为无风险证券的利率;βj为股票j系统风险的度量;Rm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 某公司普通股的β值为1.2,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证券利率为10%,则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为:
KS=10%+1.2×(15%-10%)=16%
3.风险溢价模型。根据投资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原理,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因而会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
· 根据这个原理,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S=KB+RPC
式中:KB为债务税后资本成本;RPC为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 个别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应用)
· 这里的普通股是指公司新发行的普通股。
· 普通股资本成本可以按照前述股利增长模型的思路计算,但需要调整发行新股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普通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C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
· 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500万股,筹资总额为15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4%,已知本年每股股利为0.25元,以后各年按5%的比率增长,则:
DC=500×0.25×(1+5%)=131.25(元)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识记、应用)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在公司长期资本中所占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i为第i种资本在长期资本中所占的权重;Ki为第i种资本的税后资本成本;n为公司筹集长期资本的种类。
G公司共有长期资本1 000万元,其中长期债券300万元、优先股200万元、普通股400万元、留存收益100万元,其资本成本分别为10%、13%、16%和14%。则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三十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
(一)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的含义(识记)
经营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存在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由于固定成本存在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2.经营杠杆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经营杠杆是把“双刃剑”,不仅可以放大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可以放大公司的亏损。
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衡量。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BIT为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基期销售量,△Q为销售量的变动。
如果假定公司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则我们可以得到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因为:EBIT=Q(P-Vc)-FC
△EBIT=△Q(P-Vc)
式中:P为销售单价;S为销售额;Vc为单位变动成本;VC为变动成本总额;FC为固定成本总额。
注意: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均是建立在假设产量等于销量的前提下。
A和B两个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息税前利润计算表(简表) 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销售量(万件) 60 120 60 120
销售收入 120 240 120 240
固定成本 20 20 50 50
单位变动成本(元) 1.5 1.5 1 1
变动成本 90 180 60 120
总成本 110 200 110 170
息税前利润 10 40 10 70
方法一,采用定义公式法计算。
A公司: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40-10)÷10×100%=300%
销售量变动率=(120-60)÷60×100%=100%
经营杠杆系数=300%÷100%=3
B公司: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70-10)÷10×100%=600%
销售量变动率=(120-60)÷60×100%=100%
经营杠杆系数=600%÷100%=6
经营杠杆系数3或6表明息税前利润的增长是销售量增长的3或6倍;或表明息税前利润的降低是销售量降低的3或6倍。
方法二,采用简化公式法计算。
A公司产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20万元,则当销售量为6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B公司产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固定成本为50万元,则当销售量为6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当Q=120万件时:
采用简化公式计算,可以更加清晰地表明在每一销售水平上的经营杠杆系数。即销售水平不同时,其经营杠杆所起的作用大小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三十二、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
(一)财务风险
公司在存在负债和优先股筹资的情况下,应该按规定向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支付按固定利息率(股息率)计算的利息(股息),并且按照约定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如果公司无法支付利息(股息)和债务本金,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
这种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包括负债利息和优先股股息)而对普通股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称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通常用财务杠杆来衡量。(识记)
(二)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的含义(识记)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当公司的息税前利润有一个较小幅度的变化时,就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较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财务杠杆主要反映息税前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用于衡量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2.财务杠杆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只要公司存在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息,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DFL)衡量。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按照财务杠杆系数的含义,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基期普通股每股收益额;△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额的变动额;EBIT为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
根据每股收益与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优先股股利股息、所得税税率和普通股股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财务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式中:I为债务利息;D为优先股股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
C和D两个公司的资本总额相等,息税前利润相等,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也相等,只是资本结构不同。C公司全部资本都是普通股,D公司的资本中普通股和债务各50%。相关资料如下:
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表(简表) 单位:元
项目 C公司 D公司
普通股发行在外股数(股) 2000 1000
普通股股本(每股面值100元) 200000 100000
债务(利息率8%) - 100000
资本总额 200000 200000
息税前利润 20000 20000
债务利息(利息率8%) 0 8000
税前利润 20000 12000
所得税(税率25%) 5000 3000
净利润 15000 9000
每股收益 7.5 9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20% 20%
增长后的息税前利润 24000 24000
债务利息(利息率8%) - 8000
税前利润 24000 16000
所得税(税率25%) 6000 4000
净利润 18000 12000
每股收益 9 12
每股收益增加额 1.5 3
每股收益增长率 20% 33.33%
方法一:采用定义公式法计算。
C公司:
D公司:
在C和D两个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均增长20%的情况下,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加20%,而D公司增加了33.33%,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
方法二:采用简化公式法计算。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公司预期的每股收益也会越高。
三十三、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是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来影响息税前利润,而财务杠杆是通过扩大息税前利润来影响每股收益。如果两个杠杆共同起作用,那么销售规模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这就是复合杠杆作用。(识记)
不同的公司,复合杠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需要对复合杠杆所起的作用进行计量。对复合杠杆所起作用进行计量的最常用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DCL)。
所谓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为:
DCL=DOL×DFL
例如,E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1.5,则复合杠杆系数为:
DCL=2×1.5=3
三十四、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
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当公司面临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权益筹资的选择时,可以先计算两种方式下的每股收益,然后选择每股收益最大的筹资方案。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筹资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两种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售水平或息税前利润,即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即可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债务筹资,在什么情况下只能采用权益筹资。(识记)
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I为负债利息;T为公司所得税税率;D为优先股股息;N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S为销售额;VC为变动成本总额;FC为固定成本总额。
在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上,无论采用何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均是相等的。用EPS1和EPS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每股收益,即EPS1=EPS2,则: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S)或息税前利润(EBIT)。
G公司目前拥有长期资本8500万元,其资本结构为:长期债务1000万元,普通股7500万元。现准备追加筹资1500万元,有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增发普通股、增加长期债务和发行优先股。有关资料如下。
G公司目前和追加筹资后的资本结构资料表 单位:万元
资本种类 目前资本结构 追加筹资后的资本结构
金额 比例 增发普通股 增加长期债务 发行优先股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长期债务 1000 12% 1000 10% 2500 25% 1000 10%
优先股 1500 15%
普通股 7500 88% 9000 90% 7500 75% 7500 75%
资本总额 8500 100% 10000 100% 10000 100% 10000 100%
其他资料:
年债务利息额 90 90 270 90
年优先股股利额 150
普通股股数(万股) 1000 1300 1000 1000
当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时,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测算这三种筹资方式追加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资料如下表。
G公司预计追加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测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增发普通股 增加长期债务 发行优先股
息税前利润 1600 1600 1600
减:长期债务利息 90 270 90
税前利润 1510 1330 1510
减:公司所得税 377.5 332.5 377.5
税后利润 1132.5 997.5 1132.5
减:优先股股利 150
普通股可分配利润 1132.5 997.5 982.5
普通股股数(万股) 1300 1000 1000
普通股每股收益(元) 0.8712 0.9975 0.9825
根据测算结果可见,采用不同筹资方式追加筹资后,普通股每股收益是不相等的。在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的条件下,普通股每股收益在增发普通股时最低,每股收益为0.8712元;在增加长期债务时最高,每股收益为0.9975元;在发行优先股时居中,每股收益为0.9825元。这反映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资本结构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
如果确定普通股每股收益相同时的息税前利润,则需要测算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增发普通股与增加长期债务两种增资方式下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为:
EBIT=870(万元)
增发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两种筹资方式下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异点为:
EBIT=956.67(万元)
上述测算结果表明:当息税前利润为870万元时,增发普通股和增加长期债务筹资的每股收益相等;同样道理,当息税前利润为956.67万元时,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相等。
上述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的结果可用图来表示。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图直观地说明了无差异点的含义。增发普通股和增加长期债务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870万元的含义是:预期EBIT低于870万元时,应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高于870万元时,应采用长期债务筹资方式。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每股利润无差异点956.67万元的含义是:预期EBIT低于956.67 万元时,应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高于956.67万元时,应采用优先股筹资方式。综上所述,当预期EBIT低于870万元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其次是举借长期债务,最后才是发行优先股;当预期EBIT在870万元和956.67万元之间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举借长期债务,其次是发行普通股,最后是发行优先股;当预期EBIT超过956.67万元时,首选的筹资方式是举借长期债务,其次是发行优先股,最后是发行普通股。
三十五、债券投资估价
(一)
一般来讲,投资者购买债券基本都能够按债券的票面利率定期获取利息并到期收回债券面值。因此,债券投资的估价就是计算债券在未来期间获取的利息和到期收回的面值的现值之和。(识记)
根据利息的支付方式不同,债券投资的估价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应用)
(二)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估价模型
典型的债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收到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其估价模型是:
式中:V为债券价值;I为每年利息;r为市场利率(或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M为到期的本金(债券面值);n为债券到期前的年数。
L公司于2014年6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每年6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5年后的6月1日到期。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债券的价值为:
该债券的价值是924.16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债券的价格只有等于或低于924.16元时,投资者才会购买。
某一公司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5年,每半年计息一次,当前市场利率为10%。则该债券估价过程如下:
票面利率为12%,半年利率=12%÷2=6%;计息期数=2×5=10;市场利率为10%,半年利率=10%÷2=5%。
根据债券估价模型,该债券的价值为:
V=1000×6%×(P/A,5%,10)+1000×(P/F,5%,10)
=60×7.7217+1000×0.6139
=1077.2(元)
(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估价模型
对于该类债券来说,债券的利息随本金一同在债券到期日收回。其估价模型为:
式中:F为到期本利和;其他字母含义同前。
有一种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单利计息,期限5年,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债券的价值为:
=(1000+1000×12%×5)(P/F,10%,5)
=1600×0.6209
=993.44(元)
该债券的价值是993.44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债券的市场价格等于或低于993.44元时,投资者才会购买。
三十六、债券投资风险(识记)
债券投资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再投资风险等。
三十七、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一)债券投资的优点(领会)
(1)本金安全性高。与股票相比,债券投资风险比较小。政府发行的债券有国家财力作后盾,其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通常视为无风险证券。公司债券的持有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即当公司破产时,优先于股东分得公司资产,因此,本金损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收入稳定性强。债券票面一般都标有固定利息率,债券的发行人有按时支付利息的法定义务。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投资于债券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利息收入。
(3)市场流动性好。许多债券都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政府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一般都可在金融市场上迅速出售,流动性很好。
(二)债券投资的缺点(领会)
(1)购买力风险较大。债券的面值和利息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如果投资期间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则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在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时,投资者虽然名义上有收益,但实际上有损失。
(2)没有经营管理权。投资于债券只是获得收益的一种手段,投资者无权对债券发行单位施以影响和控制。
三十八、股票投资估价
(一)
股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由股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股票给持有者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包括两部分:股利收入和出售时的价格。股票的价值由一系列股利和将来出售股票时价格的贴现值构成。(识记)
(二)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应用)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不仅希望得到现金股利收入,还希望在未来出售股票时从股票的价格上涨中得到好处。其估价模型为:
式中:V0为股票内在价值;Vn为未来出售时预计的股票价格;Rs为股东要求的收益率;Dn为第n年现金股利;n为预计持有的股票期数。
M公司拟购买A公司发行的股票,预计每年可获现金股利依次为10元、5元、20元,3年后股票出售的预计售价是300元,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是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V0=10×(P/F,10%,1)+5×(P/F,10%,2)+20×(P/F,10%,3)+300×(P/F,10%,3)
=10×0.9091+5×0.8264+320×0.7513
=253.64(元)
该股票内在价值为253.64元,如当前该股票的市场价格等于或低于其内在价值,该公司可以购入。
(三)股利零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股利零增长模型是假设未来现金股利保持固定金额,即D0=D1=D2=D3=…=Dn,股东永久性持有股票,即中途不转让出售。则股票估价模型为:
N公司拟购买股票,预计该股票未来每股现金股利为2元,且打算长期持有,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是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四)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大多数公司的股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增长的。此时股票的估价就非常困难,只能计算股票价值的近似数。股东预计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为:
式中:g为股利预计增长率。
N公司拟购买股票,该股票每股现金股利为1元,预计每年以2%的增长率增长,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五)股利分阶段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应用)
一个公司不可能一开始就处于稳定增长或永远处于匀速增长状态。公司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不规则的,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公司会快速增长;一旦步入成熟期,其发展就比较稳定。只有分段计算现金股利的增长情况,才能确定其股票的价值。该类型股票的估价模型为:
式中:n为快速增长的年限;g1为快速增长率;g2为正常增长率。
M公司股票每股发放现金股利1元,预期从今年起股利将以20%的速度增长3年,然后其增长率降至正常水平,为5%,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为15%。计算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1)计算快速增长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如下表所示。
快速增长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
年份 现金股利(元) (P/F,15%,n) 现金股利现值(元)
1 1×(1+20%) 0.8696 1.0435
2 1×(1+20%)2 0.7561 1.0888
3 1×(1+20%)3 0.6575 1.1362
合计 3.2685
(2)计算正常增长率期间现金股利的现值
公司从第4年开始,现金股利进入正常增长阶段,其现值可以用正常增长模型进行估计。正常增长期间的股利折现到第3年年末的现值为:
将第3年年末现值折现到零时点的现值为:
(3)计算股票内在价值。
V0=3.2685+7.844=11.11(元)
三十九、股票投资期望收益率(识记)
如果股票价格是公平的市场价格,则股票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就等于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根据股利固定增长型股票的估价模型,可知:
把公式移项整理,计算RS,可以得到: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包括两部分:一是股利收益率,它是根据预期现金股利除以当前股价计算出来的;二是现金股利增长(g),它可以根据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估计。股票价值(V0)股票市场形成的价格,只要能预计下一年的现金股利,就可估计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四十、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一)股票投资的优点(领会)
股票投资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投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高。其优点主要有:
(1)投资收益高。普通股的价格虽然变动频繁,但从长期看,优质股票的价格总是上涨的居多,只要选择得当,就能取得优厚的投资收益。
(2)购买力风险低。普通股的股利不固定,当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由于物价普遍上涨,股份公司盈利增加,股利的支付也随之增加。因此,与固定收益证券相比,普通股可以有效地降低购买力风险。
(3)拥有经营控制权。普通股股东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有权监督和管理公司。因此,欲控制某家公司,最好是收购这家公司的股票。
(二)股票投资的缺点(领会)
股票投资的缺点主要是风险大,其原因是:
(1)求偿权居后。普通股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资产的求偿权均居于最后。公司破产时,股东原来的投资可能得不到全额补偿,甚至一无所有。
(2)价格不稳定。普通股的价格受众多因素影响,很不稳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投资者心理因素、公司的盈利情况和风险情况都会影响股票价格,这会使股票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
(3)股利收入不稳定。普通股股利的多少,视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而定,其有无、多寡均无法律上的保证,其收入的风险也远远大于固定收益证券。
四十一、项目投资的概念及特点(识记)(领会)
项目投资是指以特定项目为对象,对公司内部各种生产经营资产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的目的是保障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1)项目投资的回收时间长。项目投资的资金回收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同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项目投资决策一经做出,便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
(2)项目投资的变现能力较差。项目投资受到期限、费用、质量和功能等条件的限制,它要在预定的期限里、规定的限额内和一定的质量标准下完成,因而是对具有特定功能投资对象的投资。由于投资的针对性强,故出售困难,变现能力较差。
(3)项目投资的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项目投资一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在资金占用数量上便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像流动资产投资那样经常变动。
(4)项目投资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项目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将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其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脱离其实物形态,转化为积累资金,而其余部分仍存在于实物形态中。在使用年限内,保留在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上的价值逐年减少,而脱离实物形态转化为积累资金的部分逐年增加。直到固定资产报废,用其积累资金进行补偿后,实现实物的更新。
四十三、项目投资的分类
按项目投资的作用,可分为新设投资、维持性投资和扩大规模投资。
新设投资是指对新建立公司所进行的投资,包括对生产经营资产和非生产经营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维持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所进行的投资。
扩大规模投资是指为了扩大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所需要的条件而进行的投资。
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可分为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
战术性投资是指涉及公司局部影响的投资,如为改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投资、为提高公司研发能力而进行的投资等。
战略性投资是指对公司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如开拓市场、转产、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等。
按项目投资之间的从属关系,可分为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两大类。
独立投资是指一个项目投资的接受与拒绝并不影响另一个项目投资的选择,即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互斥投资是指在几个备选的项目投资中选择某一个项目,就必须放弃另外一个项目,即项目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按项目投资后现金流量的分布特征,可分为常规投资和非常规投资。
常规投资也称正常投资,是指在前期初始投资形成现金流出后,以后各期均是现金净流入,即现金净流出与现金净流入的转换只有一次。
非常规投资也称非正常投资,是指在前期初始投资形成现金流出后,以后各期既有现金净流入,也有现金净流出,即现金净流出与现金净流入的转换在两次及以上。
四十四、现金流量的概念(识记)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的概念。现金流量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公司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增加的数量。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它既包括各种货币资本,又包括需要投入的公司现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例如,在一个设备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就包含原有旧设备的变现价值,而不是其账面价值。
(一)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出量是指一个项目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公司现金支出的增加额。包括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垫支的营运资本、付现成本、各项税款、其他现金流出等。(识记)
例如,公司增加一个新项目,则该项目通常会引起以下现金流出:
(1)项目的直接投资支出。项目的直接投资支出实质是因项目形成生产能力而发生的各种现金支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的价款支出以及运输、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支出。
(2)垫支的营运资本。垫支的营运资本是指项目开始运营并形成生产能力后,由于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大,从而会引起营运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增加的营运资本也就成为该项目投资的一项现金流出。
(3)付现成本。付现成本是指项目运营后引起的需要使用现金支付的成本,即公司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例如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费用以及工资、修理费和其他费用。
(二)现金流入量
现金流入量是指一个项目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公司现金收入的增加额。(识记)
具体包括:
(1)营业现金流入。营业现金流入是指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营业收入。
(2)净残值收入。净残值收入是指投资项目结束后,回收的固定资产报废或出售时的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收入。
(3)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在项目终结时,公司将垫付的营运资本收回,因此应将其作为该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入。
(三)现金净流量
现金净流量是指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这里所说的“一定期间”,有时是指一年内,有时是指投资项目持续的整个年限内。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时,现金净流量为正值;反之,现金净流量为负值。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识记)
四十五、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涉及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即从项目投资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各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阶段)即建设期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第二阶段(经营期)即正常经营阶段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第三阶段(终结阶段)即在经营期终结点,项目结束时发生的现金流量。
(一)建设期现金流量
建设期现金流量是指初始投资阶段发生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在一个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投资方案中,旧设备的变现价值就是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也属于一项现金流出。
(2)垫支的营运资本。垫支的营运资本就是增加的流动资产与增加的流动负债的差额。即为了配合项目投资,在原营运资本的基础上所增加的与固定资产相配套的营运资本投资支出,包括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以及增加的流动负债。
(3)其他投资费用。是指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不属于上述两项的其他投资费用。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现收入。变现收入是指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由于新购建固定资产而使原有固定资产淘汰出售的收入。此时,原有固定资产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视为现金流入。然而当旧设备继续使用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则是一项现金流出。
(二)经营期现金流量(识记)
经营期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在正常经营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其中:付现成本=营业成本-折旧
(三)终结点现金流量
终结点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结束时固定资产变卖或停止使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在项目结束时,将收回垫支的营运资本视为项目投资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入。
(3)在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其他现金流出。
四十六、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P)是指通过项目的现金净流量来收回初始投资的现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识记)
1.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步骤(应用)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因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
(1)若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年现金净流量
(2)若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不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加以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例1】B公司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现金净流量表 单位:元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累计现金净流量 -225000 -185200 -135090 -67960 -5200 73780 153780
投资回收期=5-1+5200÷78980=4.07(年)
2.投资回收期的决策规则
利用投资回收期进行项目评价的规则是:当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回收期(由公司自行确定或根据行业标准确定)时,可接受该现目;反之,则应放弃。在实务分析中,如果没有建设期的话,一般认为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经营期一半时方为可行。
3.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投资回收期计算简单,反映直观,但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
(1)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往往需要计算折现回收期(也称为动态回收期)。
沿用例1,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折现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
折现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当年现值 -225000 36182 41411 50435 42865 49039 45160
累计现值 -225000 -188818 -147407 -96972 -54107 -5068 40092
折现回收期=6-1+5068÷45160=5.11(年)
折现回收期要长于非折现回收期,因为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故更符合项目回收的实际情况。
(2)该法只考虑回收期以前各期的现金流量,将投资回收以后的现金流量截断了,完全忽略了投资回收以后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反映项目全部期间的实际状况。
(二)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会计平均收益率
会计平均收益率(ARR)是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一个静态指标,是指投资项目年平均收益与该项目平均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识记)
“年平均收益”可按项目投产后各年收益的简单平均计算,“项目平均投资额”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账面价值的平均数,在直线折旧法下,平均投资额等于投资总额的一半。为了全面反映项目的投资报酬,也可将流动资本投资额包括在项目总投资额中。
假设例1中的项目寿命为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根据下表计算如下:
年份 0 1 2 3 4 5 6
现金净流量 -225000 39800 50110 67130 62760 78980 80000
当年现值 -225000 36182 41411 50435 42865 49039 45160
累计现值 -225000 -188818 -147407 -96972 -54107 -5068 40092
会计平均收益率的决策规则是:如果会计平均收益率大于基准会计收益率(通常由公司自行确定或根据行业标准确定则应接受;反之,则应放弃。在多个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选择会计收益率最高的项目。
会计平均收益率的优点是简明、易懂、易算,但会计平均收益率是按照投资项目账面价值计算的,当投资项目存在机会成本时,其判断结果与净现值等标准差异很大,有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影响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四十七、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折现现金流量指标——净现值(识记)
净现值(NPV)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现金净流量按资本成本或公司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再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NCFt为第t年项目的现金净流量;n为项目的年限;i为资本成本(或折现率)。
1.净现值的计算步骤(应用)
(1)计算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
(2)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
(3)计算净现值
【例2】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个投资方案,各方案年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现金净流量数据表 单位:元
年份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0 -20000 -9000 -12000
1 11800 1200 4600
2 13240 6000 4600
3 6000 4600
各方案的净现值为:
NPV1=(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1669(元)
NPV2=(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1557(元)
NPV3=4600×2.487-12000=-560(元)
方案1和方案2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两个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均超过10%,可以接受。方案3的净现值小于零,说明该项目投资报酬率达不到10%,应予以放弃。
影响项目净现值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资本成本或投资最低报酬率。前者与现值大小成同方向变化,后者与现值大小成反方向变化。
2.净现值的决策规则
净现值的决策规则是:如果在一组独立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净现值大于零表示收益弥补成本后仍有利润,可以采纳;净现值小于零,表明其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不能采纳。若对一组互斥方案进行选择,则应采纳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3.净现值的优缺点
净现值的优点是:净现值指标考虑了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各年现金流量的现时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可获收益,在理论上较为完善。
净现值的缺点是:
(1)不能动态反映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2)当各方案投资额不等时,无法确定方案的优劣。例如方案1和方案2都可行,但由于两者的原始投资额不同,所以不能用净现值法比较优劣,也就是说,虽然方案1的净现值大于方案2的净现值,但不能得出方案1优于方案2的结论。
(3)当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等时,用净现值难以进行评价。
(4)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而折现率的确定较为困难。
(二)折现现金流量指标——现值指数(识记)
现值指数(PI)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的比率,亦称为现值比率、获利指数等。其计算公式为:
1.现值指数的计算步骤(应用)
(1)计算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
(2)计算现值指数,即根据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比计算现值指数。
【例3】沿用【例2】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个投资方案,各方案年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现金净流量数据表 单位:元
年份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0 -20000 -9000 -12000
1 11800 1200 4600
2 13240 6000 4600
3 6000 4600
PI1=21669÷20000=1.08
PI2=10557÷9000=1.17
PI3=11440÷12000=0.95
2.现值指数的决策规则
根据现值指数指标进行项目选择的决策规则是:接受现值指数大于1的项目,放弃现值指数小于1的项目。在有多个互斥方案的选择决策中,选择现值指数最大的项目。
3.现值指数的优缺点
现值指数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独立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的比较,能够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盈亏程度,由于现值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故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
现值指数的缺点是:现值指数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以获得的财富,它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三)折现现金流量指标——内含报酬率(识记)
内含报酬率(IRR)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含报酬率通常也称为内部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CFt为第t年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四十八、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识记)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新旧设备使用寿命相同的情况
公司在进行新旧设备更新比较时,可以用差额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例5】D公司考虑用一台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来代替旧设备,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旧设备原购置成本为40000元,已使用5年,估计还可使用5年,已提取折旧20000元,假定使用后无残值,如果现在销售可获得价款20000元,使用该设备每年可获得收入5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30000元。新设备的购置成本为60000元,估计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10000元,使用新设备每年收入可达8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40000元。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并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试做出该公司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对其进行更新的决策。
(1)分别计算初始投资与折旧的现金流量的差额。
初始投资=新设备购置成本-旧设备变现价格=60000-20000=40000(元)
△年折旧额=新设备年折旧额-旧设备年折旧额
(2)列表比较两个方案各年现金流量的差额。
投资项目的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差额 单位:元
项目 第1~5年
△销售收入① 30000
△付现成本② 10000
△折旧额③ 6000
△税前净利④=①-②-③ 14000
△所得税⑤=④×25% 3500
△税后净利⑥=④-⑤ 10500
△营业现金净流量⑦=⑥+③=①-②-⑤ 16500
(3)比较两个方案现金流量的差额。
投资项目的年现金净流量差额 单位:元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初始投资 -40000
△营业现金净流量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终结现金流量 10000
△现金流量 -40000 16500 16500 16500 16500 26500
(4)计算现金流量差额的净现值。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投资项目更新后,有净现值28757.20元,故应进行更新。本题也可通过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来比较,得出的结论一样。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新旧设备使用寿命不等的情况
当新旧设备是不同的寿命期时,一般情况下,寿命期越长,能给公司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越多,净现值也就越大,所以容易得出寿命期越长项目越好的不正确结论。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两种,即年均成本法和最小公倍寿命法。
1.直接使用净现值法
【例6】现有旧设备A和新设备B,其每年现金流出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做出是否更新的决策。
两个不同寿命期项目的年现金净流出量分布 单位:元
年末 0 1 2 3
旧设备 10000 1000 1200 1500
新设备 9000 1000 1200
取折现率为10%,那么旧设备的成本现值为:
P(旧)=10000+1000×(P/F,10%,1)+1200×(P/F,10%,2)+1500×(P/F,10%,3)
=10000+909.1+991.68+1126.95
=13027.73(元)
新设备的成本现值为:
P(新)=9000+1000×(P/F,10%,1)+1200×(P/F,10%,2)
=9000+909.1+991.68
=10900.78(元)
从它们的成本现值可以看出,旧设备的成本现值大于新设备的成本现值,应该是购买新设备更可取,但是新设备的使用年限只有2年,而旧设备的使用年限是3年,所以只是绝对地比较它们的成本现值大小是不行的。可以采取年均成本法和最小公倍寿命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2.年均成本法(识记)
年均成本法就是把投资项目在寿命周期内总的成本现值转化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并进行比较的方法。
年均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应用)
沿用例6的资料,计算出旧设备的成本现值为13027.73元,新设备的成本现值为10900.78元。
旧设备的年均成本=P÷(P/A,10%,3)=13027.73÷2.4869=5238.54(元)
新设备的年均成本=P÷(P/A,10%,2)=10900.78÷1.7355=6281.06(元)
年均成本与成本现值的比较 单位:元
年末 0 1 2 3 成本现值
旧设备 年现金流量 10000 1000 1200 1500 13027.73
年平均成本 5238.54 5238.54 5238.54 13027.73
新设备 年现金流量 9000 1000 1200 10900.78
年平均成本 6281.06 6281.06 10900.78
由于旧设备的年均成本低于新设备的,所以应该选择保留旧设备,于是得到了与直接使用净现值法相反的结论。所以对于寿命期不等的项目或方案,应选择年均成本最低的。
3.最小公倍寿命法(识记)
最小公倍寿命法又称项目复制法,是将两个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期间,并假设两个方案在这个比较期间内进行多次重复投资,将各自多次投资的净现值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
沿用例6的资料,旧设备使用年限3年,新设备使用年限2年,两种设备寿命的最小公倍数是6年,在这6年中,旧设备的投资项目可以进行2次,新设备的投资项目可以进行3次。
所以,6年内,旧设备成本现值是:
P(旧)=13027.73+13027.73×(P/F,10%,3)=22815.46(元)
新设备成本现值P:
P(新)=10900.78+10900.78×(P/F,10%,2)+10900.78×(P/F,10%,4)=27354.42(元)
所以,在将两个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期间时,选择成本现值最低的方案,即保留旧设备。
四十九、新建项目投资决策(领会)
新建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是分析项目的现金流量。新建项目一般在初始投资时会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营运资本的垫支。由于新建项目通常会增加公司的生产能力,因此在经营期间内,需要分析由于项目的实施而增加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计算营业现金净流量。投资项目结束时还要分析固定资产变卖或停止使用所发生的相关现金流量以及营运资本的收回。在估算出新建项目的现金流量后,计算投资决策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而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例7】E公司计划增添一条生产线,以扩充生产能力。该生产线预计投资750000元,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30000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400000元,增加付现成本1050000元,项目投入运营时,需要垫支营运资本250000元。公司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项目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判断其可行性。
(1)计算该生产线的年折旧费。
(2)计算该项目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现金流量(NCF0)=-750000-250000=-1000000(元)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5)=(1400000-1050000)×(1-25%)+144000×25%=298500(元)
项目终结现金流量=250000+30000=280000(元)
(3)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NPV)=-1000000+298500×(P/A,12%,5)+280000×(P/F,12%,5)
=-1000000+298500×3.6048+280000×0.5674
=234904.8(元)
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该投资项目可行。
五十、营运资本决策的原则
1.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适当的权衡
2.重视营运资本的合理配置
3.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资本的利用效果
营运资本的周转是从现金开始到现金结束,所以又称现金周转期。它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识记)
(1)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产品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期间。
(3)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
营运资本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识记)
若要加速营运资本的周转,就应缩短营运资本周转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1)缩短存货周转期;(2)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3)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营运资本的周转,也就相应地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果。
二、营运资本投资决策
可供公司选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A)(识记)
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
特点:投资收益率低,风险小。
不愿冒险、偏好安全的财务经理都喜欢采用该策略。
2.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B)(识记)
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适中的流动资产投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流入的现金恰好满足支付的需要,存货也恰好满足生产和销售所需。
特点:收益和风险平衡。
当公司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未来的经济状况时,可以采取该策略。
3.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策略C)(识记)
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要求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流动资产投资。
特点:收益高,风险大。
敢于冒险、偏好收益的财务经理一般都采用该策略。
五十一、现金持有动机(领会)
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需求是指满足公司日常现金开支的需求。
预防性需求是指公司为了预防意外事项的发生而保存一部分现金的需求。
投机性需求是指持有现金以便抓住有利可图的潜在投资机会,从中获得收益。
五十二、现金持有量决策
应用较为广泛的现金持有量决策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米勒一奥尔模型、现金周转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应用)
现金持有量决策——成本分析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进而求得使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以此作为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公司持有现金的有关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1)机会成本。是公司占用现金的代价,即公司由于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从而必然要放弃将其用于其他投资机会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两者的关系为: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息率(识记)
(2)管理成本。是公司因为持有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如现金管理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费用等。现金的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费用,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是公司由于现金持有不足,不能满足业务开支所需而蒙受的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一般可根据估计损失额确认。
五十三、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功能(识记)
应收账款的功能是指它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功能包括:
(1)增加销售。
(2)减少存货。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成本(识记)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由于投放在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式中:全年按照360天计算;平均收现期是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指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所增加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顾客信用情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数据处理成本、相关管理人员成本等。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
在赊销交易中,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这种损失就是坏账成本。企业发生的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量成正比。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使提供商业信用、扩大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相关的各项费用。
五十四、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要管好、用好应收账款,必须事先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 (识记)
信用政策——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公司用来衡量客户获得公司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公司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信用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而划分信用等级。
如果公司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顾客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甚至会使销售量减少。
信用政策——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公司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信用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
折扣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公司为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折扣优惠。
当公司想要通过延长信用期限来增加销售额时,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应收账款成本的增加,将改变信用期限后成本的增加与收益的增加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策。
【例5】E公司全年计划赊销8000件产品,现打算将原来的30天信用期限延长到60天,预计此项措施能使赊销增加到12000件。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50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相关资料如下表。
信用期限变化前后对比表
项目 n/30 n/60
销售量(件) 8000 12000
收账费用(元) 2000 3000
坏账损失(元) 4000 6000
假设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并未随产量增加而改变。公司财务部门认为,如果此项措施可行,在应收账款上的投资至少要带来20%的收益。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公司延长信用期限是否可行?
在分析时,先计算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做出判断。
(1)增加的收益:
增加的收益=(12000-8000)×(50-40)=40000(元)
(2)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3)增加的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增加的收账费用=3000-2000=1000(元)
增加的收账损失=6000-4000=2000(元)
(4)改变信用期限增加的税前损益:
40000-10667-1000-2000>0
由于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所以可以延长信用期限到60天。
五十五、存货的功能与成本——功能(识记)
存货的成本
1.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付的成本,通常用TCa表示。它又分为购置成本和订货成本。
(1)购置成本。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在不存在批量折扣的条件下,购置成本取决于年需求量D与单价U,与存货持有量决策无关。
购置成本=D×U
(2)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
订货次数等于年需求量D与每次订货批量Q之比。
购置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即为存货的取得成本。
2.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存货占用资本的利息支出、保险费、损耗费等,通常用TCc表示。
公司要降低储存成本,可以小批量采购,减少储存数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用Kc表示。
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缺货成本与存货的储存数量成反比,通常用TCs表示。
如果用TC表示存货的总成本,则
最优存货持有量就是使上式中TC为最小的Q。
五十六、经济批量模型
公司存货管理决策的主要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决定订货批量,即应当订购多少;二是决定订货时间,即应当何时订购。
经济批量模型——基本经济批量模型
经济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订货数量。
根据上述假设,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式中:TC为与订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D为一定期间存货需求量;Q为每次订货批量;K为单次订货成本;Kc为单位储存成本。 (应用)
为求出TC的极小值,令公式一阶导数为零,求出使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的经济批量Q*。 (应用)
【例6】G公司外购甲材料的年需求量为36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成本为20元,预计每次订货费用为50元,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为4元,计算采购甲材料的经济批量、年最优订货次数、年最优订货周期、经济批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和经济批量下存货占用资本。
五十七、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自发性短期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由于商品交易中货与钱在时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自发性短期筹资。 (识记)
商业信用——形式
(1)赊购商品。
(2)预收账款。
商业信用——条件
商业信用条件是指销货公司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领会)
信用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
折扣期限是公司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在顾客提前付款时公司给予的优惠。 (识记)
1.延期付款,但不提供现金折扣
按照这种商业信用条件,卖方允许买方在交易发生后一定时期内按发票面额支付货款,如“net 45”,是指在45天内按发票金额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可能因延期付款而获得资本来源。
2.延期付款,但提前付款能享受现金折扣(应用)
按照这种商业信用条件,买方若提前付款,能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买方若不享受现金折扣,则必须在信用期内付清账款。
如“2/10,n/30”,是指在10天之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若不享受现金折扣,货款应在30天内付清。
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如果在折扣期内付款,可在获得短期资本来源的同时,还能得到现金折扣优惠;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可以在稍长的时间内占用卖方的资本。
若买方放弃折扣,产生的机会成本按如下公式计算:
【例7】R公司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总计100000元,信用条件为“3/10,n/30”,该公司在第30天付款。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买方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是较高的,如果不能在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期间内获得高于这一成本的收益率,那么放弃折扣是不理性的选择。
如果买方面对两家或两家以上提供不同信用条件的卖方,则应当比较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卖方。
沿用例7,R公司还有另一家供应商提供“2/20,n/50”的信用条件,试确定应当选择的供应商。
这一成本低于信用条件为“3/10,n/30”的机会成本,因此应当选择信用条件为“2/20,n/50”的供应商。
商业信用——优缺点(领会)
1.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1)使用方便。
(2)成本低。
(3)限制少。
2.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商业信用筹资的期限较短,特别是应付账款,不利于公司对资本的统筹运用,如果拖欠则有可能导致公司信用地位和信用等级下降。另外,如果公司享受现金折扣,则付款时间会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会负担较高的机会成本。
五十八、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信用条件(领会)
1.信贷限额
信贷限额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达成的一种无法律约束的非正式协议,它规定银行愿意借给客户的最高贷款额。信贷限额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
一般来讲,公司在批准的最高信贷限额没有用完之前,可随时使用银行信贷;银行也可以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调整其核定的信用额度,甚至取消信用额度。
2.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指银行从法律上承诺向公司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是一种正式的具有法律约束的信用额度形式。
在周转信贷协定中,只要公司的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公司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公司享用周转信用协定,应按使用贷款的实际资本额向银行支付相应的利息,此外,还要针对贷款限额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3.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公司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的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20%)保持的最低存款余额。
从银行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可能遭受的贷款损失;对于公司来说,补偿性余额实际上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短期借款——优缺点(领会)
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与长期借款相比,筹资效率较高。
(2)筹资弹性较大,公司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借款,而当公司资本充足时可及早偿还。
短期借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较高,特别是存在补偿性余额时。
五十九、股利政策类型——剩余股利政策(识记)
股利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确定股利发放率。
股利发放率是指净利润中现金股利所占的比例。
运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最佳的投资预算。
第二步,根据目标或最佳的资本结构,确定投资预算中所需要筹集的股东权益资本额。
第三步,最大限度地运用留存收益来满足投资预算中所需要的股东权益资本额。
第四步,当利润满足最佳投资预算后仍有剩余时,才可以用剩余的利润发放股利。
【例2】某公司20×4年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5年新的投资预算所需要的资本总额为50万元,在目标资本结构中,股东权益资本比重为6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在20×4年度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应分配多少股利?
利润留存=50×60%=30(万元)
股利分配=100-30=70(万元)
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是:由于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投资的资本需求在各个年度会发生变化,所以严格遵循这个政策会导致每年的股利发生变化,即某一年度因投资机会良好,公司可能宣派零股利,在另一年度可能因投资机会少而支付大量的股利。同样,如果各年的投资机会大致相同,利润的波动也会造成股利的变动。
股利政策类型——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识记)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只有当公司确信未来利润将显著且不可逆转地提高时,才增加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一般绝不削减股利。
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意义是:
(1)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能满足投资者取得正常稳定收入的需要。
(3)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成本并提高公司价值。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是:股利的发放与公司利润相脱节。在利润下降时期,公司仍发放固定的股利,可能会导致资本短缺;如果公司处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其利润变化也会很大,那么即使支付固定股利也无法给投资者一种潜在稳定的感觉。
股利政策类型——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识记)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发放股利,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随盈利的多少而相应变化。盈利高的年份,股利发放额就会增加;反之,盈利低的年份,股利发放额就会减少。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缺点是:当公司盈利不稳定时,采用这一政策会使各年度的股利发放额变化较大,容易造成公司信誉下降,股东投资信心动摇,资本成本升高,股票价格上下波动。
股利政策类型——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识记)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发放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公司经营业绩非常好的年份,除了按期支付给股东固定股利外,再加付额外的股利。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意义在于:
(1)能使公司具备较强的机动灵活性。
(2)适时而恰到好处地支付额外股利,既可以使公司保持正常、稳定的股利,又能使股东分享公司繁荣的好处,并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当前和未来经营业绩良好的信息。
(3)这种股利政策可以使依赖股利收入的股东在各年能得到最基本的收入而且比较稳定,因而对有这种需求的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六十、股票股利——发放股票股利对公司的影响
【例3】某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之前的股东权益项目的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股东权益情况表(发放股票股利前) 单位:元
普通股(面值1元,200000股) 200000
资本公积 400000
未分配利润 2000000
股东权益合计 2600000
假定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即20000股普通股,即规定现有股东拥有100股将会获得10股新股。
根据有关规定,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公司按照股票面值将未分配利润转入普通股股本。即减少了未分配利润20000元,同时增加股本20000元。发放股票股利之后,公司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股东权益情况表(发放股票股利后) 单位:元
普通股(面值1元,220000股) 220000
资本公积 400000
未分配利润 1980000
股东权益合计 2600000
六十一、股票分割(识记)
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转换成面额较低股票的行为,如1:2的股票分割就是将股票数量增加一倍,而每股面值以同比例下降。股票分割产生的效果与股票股利类似,即1:2的股票分割相当于100%的股票股利发放率。
【例5】某公司原发行面额为2元的普通股200000股,若按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则分割前后的股东权益项目变化如下表所示。
股票分割前后股东权益各项目对比表 单位:元
项目 股票分割前 股票分割后
普通股 400000(面额2元,200000股) 400000(面额1元,400000股)
资本公积 800000 800000
未分配利润 4000000 4000000
股东权益 5200000 5200000
>> 点击继续阅读 <<
最近更新
- 深圳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22
- 深圳自考00058市场营销学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押... 06-22
- 深圳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自考00157管理会计(一)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自考00158《资产评估》押题复习资料 06-22
- 深圳00159高级财务会计押题复习资料 06-22
考试资讯
- 2024年龙岗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7
- 2024年宝安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6
- 2024年南山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5
- 2024年福田区自考报名条件 07-02
- 2024年罗湖区自考报名条件 07-02
- 福田区自学考试新生怎么选择专业? 06-29
- 福田区自学考试也存在结业与肄业吗? 06-29
- 罗湖区自学考试可以考几个专业? 06-29
- 罗湖区自考为什么没有学籍信息? 06-29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