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深圳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深圳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主。
深圳自考01342民间文学概论押题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知识点一:绪论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一 民间文学的性质
1、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独特语言艺术。
2、文学分为:作家文学 通俗文学 民间文学
3、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间文学是原始社会的唯一文学。
5、民间文学从创作主体来说,主要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
6、民间文学作品:神话 史诗 传说 故事 歌谣
7、拉法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灵魂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
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
8、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 口语
9、西方国家称为Folklore 苏联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日本称为口承文艺
10、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
言艺术。
二 民间文学的范围
1、民族集体创造的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传说、
民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小戏。
2、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性:形式上通俗易懂
差异性:A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
B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以口语来创作,通俗文学是以书面创作和流传
C内容和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群体的思想和情趣,
通俗文学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
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一 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
1、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活动
2、民间文学类型:A原生态 B 再生态 C 新生态
3、原始形态民间文学:
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渗透在生活各方面的歌谣活动
B宗教活动仪式伴随的神圣叙事,称为神话
C休闲消遣故事和传说
二、中国民间文学丰富遗产
1、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
2、甲金文字以及《易经》卜辞里,有很好的歌谣。2500年前的中国诗歌总集《诗经》
3、公元2世纪三国时代,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
4、唐宋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对长篇小说的形成决定性的作用。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5、唐代传奇、宋代话本小说、明代《三言》《二拍民间》、清代《聊斋志异》
6、中国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A口头文学和语言B表演艺术C民俗活动D传统手工艺
E包括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五四运动后,西方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引进中国。
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中国民间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为会长,老舍钟敬文为副会长。
79年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活动,民间文学领域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民间文艺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 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
1、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民间文艺学则是专门研究民间文
学的一门科学。
2、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
3、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因此,民间文艺学自然属于文艺学的范畴,但它又是
一种特殊的文艺学,他研究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中集体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
4、民俗学是研究民间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间文学和民族学也有很大关系。民间文学的研究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6、民间文艺学也需要紧紧依靠语言学,因为民间文学是以口语为载体的。
7、尽管民间文艺学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可借鉴它们的方法和成果,但民间文艺学毫
无疑问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 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
1、英国是最早开展研究民俗学的国家之一,率先成立民俗学会。
2、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先提出了Folklore 的学科名词。
3、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
4、《民间故事的类型》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西方学者常常将一个学者能否运用上述二书,看做是职业民间文艺学家的典型标志。
5、德国格林兄弟童话及神话的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6、俄国文艺学家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两个最基本能的叙事因素:
“功能和行动范围”,这本书是后来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奠基之作。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间文艺学
1、中国民间文艺学的主体包括6部分:A民间文学基本原理 B民间文艺传承学 C民间
文艺分类学 D民间文学体裁学 E民间文艺美学 F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
2民间文艺学2个分支:A 民间文艺学 B民间文学作品搜集整理方法论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A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B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
C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D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学知识
知识点二: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具有包括:
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集体性含义: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
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1、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说,民间文学由集体创作、
集体流传,为集体服务并为广大民众所共有。
2、在创作、流传、演唱过程中形成了的口头文学的集体性,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了鲜明
的历史特征。
3、民间文学集体性的表现有3种形态:
A 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
B 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C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①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集体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集体创作。[劳动歌谣——鼓舞、协调;战歌、猎歌——鼓舞士气……]
②采取集体分工方式,(有人先)编故事梗概——添枝加叶——组成韵文体唱词——配曲调——构成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
③群众中某个人继承前人口头艺术,加以发展;或集中群众中断片素材及许多口头作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完整口头艺术成品。[长篇评书《杨家将》]
4、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不同的表现。
5、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独创性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
口头性:
1、含义: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语言艺术,因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
2、口头性是传统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性。
3、在过去,民间文学只能在口头创作,口头流传。“采风”,即及时搜集和记录民间文学作品。在文艺学中常常把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民间文学称作“民众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就因为它有口头性这个明显的特征。
4、书面媒介包括:A文字媒介 B书写、打印以及印刷系统的相关媒介
5、A 民间文学的口头特征,主要是针对作家文学的书面创作形式提出的;
B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显著区别的特征。
C 民间口头文学也可以用书面文字记录下来,但是,文字形式也不是必须的表达形式。
D 民间文学的明显标志,正在于它那生活在民众口头上的语言艺术特色。
E 民间文学是存在于民众口头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
6、民间文学作为口头的综合艺术,和音乐舞蹈、表情动作等艺术手段结合起来,便产生了更大的艺术表现力量。用比兴、夸张、对比、重叠、复沓、谐音等艺术手法。大多短小精干,易懂易记,琅琅上口,便于口头流传,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
7、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和表演性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民众的文学创作是口头的,他们的文学传播也同样是口头的,民间传唱艺人和小戏职业演员的学艺,也都是一直沿用着“口传心授”的方式。
8、口头传播使民间文学作品流传空间很广,流传时间很久。
9、民间故事采集家董均伦、江源《崂山》的故事,类似于相声,讲述者和口语对话。
10、A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奠定了口头传统基础 B理查德鲍曼“表演理论”将所有口头叙事活动都视为旨在交流的表演
11、民间文学主要还是依托众人口耳相传的流动传递渠道来传承。 即便是篇幅较长的口传历史——史诗、叙事诗也是如此。 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玛纳斯》、苗族史诗《古歌》等等,其它如咒语、口彩及占卜一类的语辞部分。
变异性:
含义:变异性又称“变易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成文、出版、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来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1、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的,经常的变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表现在
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2、劳动人民的作品是口传心授的作品,这里的心授正是依靠记忆保存和传播的含义。
变异性产生因素:
①内在因素——靠记忆保存民间文学作品。
许多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在传播中很难完全保持原貌。比如民间故事一类的作品,大多只保存了主要内容、梗概,传述语言和细节经常变化;甚至两个以上不同作品情节合而为一,成了另一个新作品,比如牛郎织女故事——与“两兄弟”故事中狗耕田合而为一
②内在因素——民间创作者从来没有著作权观念。
口头传播者往往就是再创作者,有权进行合情合理的改动、加工。多数都是不自觉的,非故意改动。
③外在因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流传的环境不同。
流传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各有差异;不同演述者各自口才、风格不同,——同一母题作品,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异文。如:《数九歌》,因不同地区气候寒暖、农事迟早不同而有所变异。
④外在因素(重要客观原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
流传中,内容、情节逐渐丰富——主题变化——折射到口头创作中,根据社会背景和民众心理,产生有积极意义的变化。如:孟姜女传说,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故事——西汉,增加杞梁妻“善哭”内容——东汉,“哭倒城墙”——后魏,哭倒梁山或莒城——北齐,杞梁服役,修长城被杀,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唐代,完整地形成反徭役,抗暴政的传说。
传承性:
含义: 叙事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 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 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对稳定特征就叫传承性。
1、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2、从内容上看,A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B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C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D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
3、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人民这个伟大集体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人民的艺术趣味。
4、在民间文学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所谓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
5、这些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
A 、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展露头角的佼佼者。不仅有较长的讲唱实践,而且能讲善唱,有超群的讲唱技艺,博闻强记,出口成章。
B 、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C 、有固定的传承来源。他们在民间文学上的偏爱和专长,并非一日之功,偶然形成,而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传承渊源。这种传承渊源一般表现为:
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是由有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继承下来的。
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自己周围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
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特殊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的收徒传艺即如此。木、石、泥瓦匠中世代传诵其祖师鲁班的故事,也属一种业缘传承。有学者把上述传承方式大略地区分为“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两种。
D 、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
6、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是由他们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
7、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还体现在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主观创造性的发挥上。他们总是一方面遵循着传统作品中的既成套路,一方面又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长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 这种处理过程就传承者个人而言,是他自我创作才能的表现,就民间文学的传承规律看,又是传承者对集体智慧的综合归纳,对民众艺术理想的积极反馈。所以,个体传承人的主观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越能体现传承人的风格和个性.就越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丰富民间创作,促使它在传承基础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8、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本质。
知识点三:神话
神话的界定与分类:
神话的含义: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1、 神话在历史上的两种存在方式:A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的神话 B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的神话
2、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
4、 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
5、 神话内容从民族、题材、母题三个角度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
6、 中国神话,是指古往今来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创造的全部神话的集合。其中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的神话记录最早,影响最大,常常被称作中国神话的代表。
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神话按照其表现的内容分为六类:
①宇宙起源神话
②人类起源神话(A自然变化B神灵生育C神灵创造)
③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
④族群起源神话
⑤文化发明神话
⑥战争神话
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神话的价值
1、 神话在生活中有两种形态:A与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完成特定的文化功能 B 作为单纯的故事来讲述
2、 神话学研究 神话具有A文化研究 B文学研究两方面的价值
3、①文化史价值
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文化史价值。如宇宙起源神话、天柱神话、后羿射日和沃焦神话构成了一套圆满的“宇宙论体系”,展示了远古先民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成果。
②文学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神话具有非常独物的艺术价值。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神话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叙事包括三方面: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3、 西方神话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①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神话本质给于深入发掘,使得神话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方法论的研究而不是本体论的研究。
②人类学视野中的神话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特点决定了当代国际神话学的基本面貌。
知识点四:民间传说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民间传说的界定和分类:
1、民间传说的含义: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2、民俗学家对民间传说界定的共同看法:①传说是故事或是叙事 ②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置于发生过的历史中 ③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它的讲述者和听众相信是真实的
3、民间传说的分类有两种倾向:①一种是以民间传说的情节为核心编制的分类系统(端午节挂艾型,地陷内湖型)
②一种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分类系统(起源传说,轶闻趣事)
4、 我国民间传说的分类主要以内容为标准:①人物传说(A帝王将相传说B民族英雄传说C清官传说D农民起义传说E文人传说F工匠传说G神医传说H宗教人物传说)②史事传说
③地方风物传说(我国流传最广泛,解释各地名胜山川的由来)
④风俗传说(A节日庆典B人生礼仪C饮食惯制D服饰中心)
⑤动植物传说
民间传说的特征:
一、 民间传说与神话 、民间故事
1、民间传说与神话(割不断的联系)
区别:A二者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先民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成,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B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主角是神,民间传说主角是人。
2、 民间传说与故事(彼此渗透,互相影响)
区别:A民间传说总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民间故事则无须围绕客观实在物构建故事。B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一般为历史人物,与历史关联较为紧密。民间故事则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C叙事风格不同,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对幻想艺术的把握上。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民间故事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民间传说的特征
1、特征:①可信性的内容(A传说的人物是历史上实有的B背景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C提及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D提及的景观有迹可循E有民俗信仰的背景)
②传奇性的情节
③箭垛性的人物形象
④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解析:
①可信性的内容
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遗漏或替代,学者将它概括为“四固定”,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固定,这决定了民间传说的叙事内容具有可信性。还因为传说的人物是历史上实有的,在叙述该人物活动时,叙述者往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加重其内容的可信性。如《太平寰宇记》中的“城陷为湖”的传说。
②传奇性的情节
如《白蛇传》采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修炼得道的蛇精幻化成人间美女。
③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如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形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④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因此民间传说的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传说圈。
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1、民间传说的价值:
①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②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③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知识点五: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界定和分类: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
含义: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1、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
A神话B传说C幻想故事D生活故事E民间笑话F民间寓言
2、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
A幻想故事B生活故事C民间笑话D民间寓言
二、 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
1、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并为各国学术界所熟知的是“AT分类法”。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 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 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
2、阿尔奈将故事分为三大类:A动物故事 B普通民间故事 C笑话
3、 汤普森修订后,“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大类,共有2500个故事类型。
A动物故事 B普通民间故事 C笑话 D程式故事 E未分类故事
三、 民间故事的类别
民间文艺学界民间故事划分为四大门类: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里,幻想故事约占一半。
十大具有代表性的幻想故事:《求好运》《田螺姑娘》《灰姑娘》《蛇郎》《青蛙少年》《兄弟分家》《两伙计出门》《狼外婆》《小鸡崽报仇》《十兄弟对敌》
1、 【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
A魔法故事(变形故事),奇幻超自然把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
神魔仙怪常常幻化各种形象,比较典型的形象有老虎妈子、猴精、画中女、龙公主、狐狸媳妇、蛇郎、蛤蟆儿子、枣核儿。
B宝物故事,聚宝盆、神笔、羽衣和神鞭之类的宝物不但是故事中改变主人公命运的法宝,更是惩恶扬善的利器。
C动物故事,人格化动植物为主人公,借助这些形象间接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情感。
代表作有猫狗结仇、猴子捞月、小鸡报仇,狐狸偷篮子,稻草人等。
2、【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
我国流传较广,艺术上较成熟的生活故事有:
A交友道德与家庭伦理故事。主要表现民间交往的伦理道德以及家庭内部人际关系。
B奇巧婚姻故事。反映我国历代社会民众对结婚这一人生礼仪的深切关注。
C长工斗地主民斗官的故事。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故事特点强调“智斗”,结局为弱者取胜。
D巧女故事。主人公多为乡村劳动妇女,聪明才智,多以巧解难题的结构故事为主题。
E呆婿故事。 又称傻姑爷故事。
F机智人物故事。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
3、【民间笑话】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寓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通过
辛辣讽刺和机智调侃,一针见血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凸显民众的智慧
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A揭露和讽刺笑话。B讽刺与幽默笑话。
4、【民间寓言】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只是的结晶。
《揠苗助长》《买椟还珠》《邯郸学步》等。
民间故事的特征:
一 、民间故事的内容特征:
① 在人类社会早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故事,内容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 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古老故事流传的同时,产生大量表现社会阶级矛盾冲突的故事。
③ 大量故事直接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和虚构,
对世间生活,人生百态进行了全景式勾描。
二、艺术特征
1、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十分突出 ,这主要因为故事的叙事多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建构的。美国学者汤普森曾对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列数出如下九个方面的特点:
A一个故事不能以最重要的活部分作为开端,也不能突然就结束,而是需要有一个从容的推进。故事往往经过高潮向轻松 、安定的方面变动。
B重复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使故事给人以悬念,而且也使故事展开得更充分,由些构成了故事的骨架。这种重复大多是三叠式。但在一些国家,由于其宗教传统的象征性,这种重复也可能是四叠式。
C一般地说,只能两个人同一时间出现在一个场景里。如果有更多的人,他们中只有两个人是同时行动的。
D对立的角色彼此发生冲突---英雄和反派人物,好人和坏人。
E如果两个人以同样的角色出现,被描述得十分弱小,他们常常是双胞胎。当他们变得本领高超时,就可能成为敌对者。
F在一个群体中,最弱小或最差的一方往往会转变为最占优势的一方。最小的弟弟或姐姐常常是胜利者。
G性格是单纯的。正是这种特点的直接影响,人们注意到,故事里的人物没有任何生活以外的暗示。
H情节简单,从不复杂化。一个故事一次就能讲完,如故事情节有两个或更多枝节的话,必定是多个故事捏合在一起的结果。
I第一事件都尽可能简单地处理。同类事件尽可能描述得接近于相同,不会试图使事件复杂化。
2、 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① 民间故事的主人公是泛指,故事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
② 民间故事的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具有程式化特点。
③ 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具有类同性特点,形象塑造多体现“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
三、传承特征
1、民间故事在传承过程中,其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故事传承的时间和场所。②故事传承的线路(A家族传承B社会传承)。
③民间故事传承人。
2、民间故事传承人具有以下特点:
①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②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③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独特的风格和创造才能。④有自己的传承线路。
民间故事的价值及其研究:
民间故事的价值:
① 文化价值
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及心路历程。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涉猎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民族、民俗、哲学、宗教以及天文、地理、生态、气象、生物等各个领域。这部浩大的人类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具有多重文化的复合形态。
②教育价值
由于民间故事的内容切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因而它自然成为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
② 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在讲述和听取的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对民具有一种心理补偿的价值。
知识点六:史诗
史诗的基本特征:
一、史诗的基本特征
① 史诗的产生比狭义的民间叙事长诗要早,它是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的产物,且大多出现在各民族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
② 史诗在内容上所表现的不是个人的遭遇,而是关系到整个氏族或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较之狭义民间叙事长诗,其题材更重大,主题更严肃,格调也更庄重;
③ 史诗在形式上集各类口头文学之大成,其规模比狭义的民间叙事长诗更为宏大;
④史诗多以口头——书面——口头、书面并存的方式流传,在口头性和书面性的关系上,体现得比狭义民间叙事长诗更为密切。
一、史诗概述
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种规模比较宏大的古老作品,它产生在各民族形成的童年期,主要反映的是远古时期的生活,是对自然、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解释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的记录,并且几乎把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都涵盖进去,可以视为某一民族早期生活的百科全书。史诗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史诗承载并传播本民族的历史,可以教育年轻人不忘历史,开拓未来。如湖南土家族过去条《摆手舞》时,必须由领头巫师先唱一遍《迁徙记》——这是一部叙述本族历史的长篇史诗。云南白族“打歌”时所唱的《创世纪》、《白王歌》,也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所以白族人民中有这样的说法:“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
古代的神话和传说给史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诗的艺术表现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史诗一般都在重大活动或隆重仪式及祭典时演唱,既有对祖先的信仰,也掺合有宗教的因素,因此演唱时给人以肃然起敬的感觉。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它们都以自己民族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中间夹杂着本民族的神话传说,结构宏大,充满了幻想和神话色彩。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代印度的《罗摩衍那》、《摩珂婆罗多》,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亚美尼亚的《沙逊的大卫》,芬兰的《卡列瓦拉》等,中国的著名史诗有《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黑暗传》等。这些都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珍宝。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吉尔伽美什》,这是西亚两河流域的上古人民创造的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产生于苏美尔时代,共有十二块楔形文字泥板,全诗约三千余行。
二、史诗的主要类别
史诗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1、创世史诗
创世史诗也称作“原始史诗”、“神话史诗”,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保留有创世史诗,如彝族的《梅葛》、《阿细人的歌》,瑶族、白族的《创世纪》,纳西族的《祭天古歌》,以及《苗族古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史诗。
这类史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古代人所设想和追忆的天地、日月、树木、花草、山川、河流、各种农作物、家禽家畜以及人类的产生,充满了各种奇特美妙的幻想和天真幼稚的解释。比如纳西族《祭天古歌》对天的描述(详见《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基础》)第44页)。
创世史诗既是对大自然充满人类童年情趣的一种解释,也是对民族祖先征服自然,创世立业的丰功伟绩的热情赞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民族成员进行历史、传统、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以民族英雄的斗争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史诗。英雄史诗产生的时代要比创世史诗晚一些,那个时候,氏族、部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足以与自然、异族敌人对抗的大集体,这个集体,就是英雄史诗中的真正主人公。高尔基说过:“征服大自然的初步胜利,唤起了人们的安全感、自豪心和对新胜利的希望,并且激发他们去创作英雄史诗。”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民族之间频繁的战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大迁徙。因此,英雄史诗所反映的某个英雄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是当时部落全体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是某个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人民力量的集中代表。正如高尔基所说:“因为人民塑造了史诗的人物,就把集体思维的一切能力都赋予这个人物,使他与神对抗,或者与神并列。”(《论文学》)英雄史诗是历史人物与时间的艺术概括。
英雄史诗大都结构宏伟,气势磅礴,人神相混,幻想奇特。史诗是说唱形式,所以韵文与散文相间。其中往往有格言、谚语。史诗可以说是民族语言与智慧的宝库。史诗在民众中不断地传唱、加工、补充、完善,最后成为鸿篇巨制,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三、我国的三大史诗
1、《格萨尔王传》
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藏族聚居区。它以藏族地区一个称为岭国的格萨尔王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格萨尔原是天上白梵天王的三儿子,是为降服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被观世音投身下界的,成为一个弃妇的儿子,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直到十五岁,都是靠挖地鼠、猎取野兽作为食品。后来赛马胜利称王。第二年就开始南征北战,除暴安良,消灭了人间恶魔,安置了天、地、人三界,把王位传给侄子,最后闯入地狱,救出母亲和爱妃,一同重回天国。史诗叙述了格萨尔的英雄业绩,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表达了古代藏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反映了人们的道德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据统计,《格萨尔王传》有百万行之多,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也有说是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共20万行)。他不仅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2、《江格尔》
为蒙古族英雄史诗,流传于我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蒙古族聚居区,在前苏联的卡尔梅克人中间亦有传唱。该史诗大约产生于十三世纪。江格尔是传说中蒙古族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为了创建一个人畜兴旺、没有贫穷、没有压迫剥削、没有严冬、四季长青、没有战乱、生活安宁的人间理想国——奔巴地方而战斗一生。他带领十二位英雄,三十二名虎将,八千个勇士,南征北战,抵抗外敌,惩处内奸,将奔巴地方的臣民解救出来,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整部史诗内容丰富,主题健康,艺术优美,民族特色浓郁,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而且是研究古代卫拉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语言、民俗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几百年来,它主要以口头形式流传,历久不衰。近百年来,《江格尔》还成了中外蒙古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
3、《玛纳斯》
是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共分八部,长达二十万行。每部均以该部的主人公命名,第一部的主人公为玛纳斯,因而也就成了整部史诗的名称。《玛纳斯》大约产生于十至十三世纪。史诗开篇叙述了柯尔克孜族的起源,转而叙述了玛纳斯的生平:联合柯尔克孜族诸部英雄,反抗卡勒玛克贵族。成功后被拥立为柯尔克孜王,与卡拉汗的公
主卡尼凯依成婚。婚后继续率领诸部,为驱逐卡勒玛克贵族而征战。在取得节节胜利后,玛纳斯在与拉勒玛克汗王扎古尔巴依的大战中受伤身亡。他死后,其子孙后代继续与卡勒玛克贵族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史诗几乎囊括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所有样式,诸如传说、歌谣、谚语等。《玛纳斯》既是一部珍贵的文学巨制,也是一部包括语言、历史、民俗、宗教和音乐的百科全书。
知识点七:民间长诗
民间长诗分为:①民间叙事长诗 ②民间抒情长诗
一、民间叙事长诗
1、民间叙事长诗的特征:A人民群众集体创作B口头流传C第三人称叙事D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E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2、民间叙事长诗以第三人称叙事,民间抒情长诗以第一人称抒情。
3、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征:①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 ②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 ③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
二、民间抒情长诗
1、抒情长诗分为:A生活抒情长诗 B礼仪习俗抒情长诗
2、民间抒情长诗的特点:①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②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抒发情感。③一般结构较为松散。
知识点八: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界定
含义: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它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
二、歌谣的分类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民间歌谣分为七类:
①劳动歌
劳动歌是由体力劳动激发而产生的民间歌谣,是伴随劳动节奏而歌唱,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等功能。也有描绘劳动场景,诉说劳动感受的歌谣。
②时政歌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鲜明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③ 仪式歌 :A诀术歌B节令歌C礼俗歌D祀典歌
仪式歌是指在民间礼俗和祀典等仪式上歌唱或吟诵的歌谣。我国古代的节庆、祈年、祭祖、求神、婚丧、嫁娶、建房、生产等等活动,往往都有一定的仪式,并伴有一定的歌谣。
④ 生活歌
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最流行的有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等。
⑤ 情歌 (反映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
情歌是广大人民爱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发男女间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湖北民歌《车水情歌》
⑥ 史传说歌
A一是缅怀为本民族和本地区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 B为了显示歌手的见多识广
⑦ 儿歌
儿歌基本上分为三类:A游戏儿歌 B教诲儿歌 C绕口令
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儿歌在艺术上朴素自然,被人民誉为“天籁”。
三、歌谣的显著思想与艺术特色
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①情意真切,袒露心声。如抒写旧时代农民悲苦生活的歌谣《两把刀》和《长工苦》
②格调优美,形式多样。有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等
③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如用赋比兴等手法。
民歌的形式与风格:
从艺术形式上讲,我国比较著名的歌种有山歌、爬山歌、信天游、花儿、民间小调、谐、欢、飞歌、对歌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形式。总体上看,南方的歌谣清丽婉转,北方的歌谣粗犷豪放。总体上说,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是单纯的,也是灵活多样的。使用的艺术手法有赋比兴、对偶、拟人、谐音、双关、摩声、叠韵等等。劳动人民把民间歌谣叫做山歌、山曲,野调,是他们自由抒发情感的最方便、最有意味、最朴素自然的艺术形式。
民间歌谣的价值:
含义:民间歌谣作为“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艺术天才和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有其重要的价值。
①社会价值:歌谣直接介入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情歌中所唱的:“恋爱不把苗歌唱,短棍打蛇难拢边。”
② 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旧社会制度的愤怒抗议,呼唤革命,歌颂共产党、领袖人物及人民军队,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③对现代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具有的研究价值。
④ 在文学史上,曾给历代文人诗歌以巨大的影响。
知识点九:民间谚语和民间谜语
一、民间谚语
1、民间谚语的界定
民间谚语定义: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
2、民间谚语的分类
民间谚语在传统分类上分为四大类:①时政谚语②生活谚语③农业谚语④风土谚语
①时政谚语
反映阶级对立和社会斗争的现实状况,表现人民大众觉醒意识和褒贬时政的谚语。
②生活谚语
总结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谚语。其突出特点是形象生动,语言俏皮,蕴含哲理。
③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简称农谚,是关于自然物知识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经验和总结。
⑤ 风土谚语
反映各地的名山胜景、人文掌故、珍贵特产和民俗风情的谚语。
3、民间谚语的特色:
①从语言形式上看,民间谚语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A简洁;B口语性;C定型化
②从思想内容上看,谚语还具有A经验性;B哲理性
③从文学角度上看,精美的谚语如同一首小诗,实为诗意与哲理的巧妙融合。
④从社会功能上看,民间谚语的特点主要是传播经验和知识,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4、谚语的艺术特征:
①形式短小。谚语是高度浓缩的口头语言的艺术,最短的一句,一般二句,多则几句,寥寥数语,概括出深刻的道理。如众人是圣人,道出人多才智高的道理。财主铜细,穷人性命(财主剥削穷人);
②形象生动。常用比喻、烘托、对比、对偶、借喻等手法,把深刻的道理说得很生动。穷人的汗,富人的饭;用比喻手法,人多力量大,水大能撑船;用押韵的手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④ 言通俗,这是区别民间谚语和格言的重要条件;
⑤ 韵和谐,富于音乐性。句式整齐,押韵;有的句型虽不整齐,但易上口。极富哲理性。如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绳,讲做事必须把握关键,抓住要领;形象活泼,铁公鸡,一毛不拨。一青一白是一年,一黑一暗是一天。
二、民间谜语
1、含义:民间谜语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
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
2、民间谜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根据谜底反映的事物性质和对象,一般可以分为三种:①物谜 ②事谜 ③字谜
3、民间谜语的特色:
①从结构上看,谜语是由A谜面B谜底,两部分组成。
②从文学上看,它是一种比喻体,是隐语。
③从语言特色上看,谜语的词句质朴清浅,比喻贴切形象,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对谜底作比喻描写。
3、 民间谜语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有:①拟人法 ②蝉联法 ③谐音法
知识点十: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1、含义:民间说唱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有些著称“曲艺”和“民间曲艺”。
2、民间说唱的分类:①唱故事类②说故事类③说笑话类
①唱故事类
所谓说唱故事,是指这一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采用韵文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以反映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为主。
②说故事类
说故事类,以说为主,采用散文叙述形式的作品,如北方的评书,南方的评话、评词。
I、传统的评书、评话大体有三方面的内容:A金戈铁马B绿林侠义C烟粉灵怪
II、评书、评话在文化内涵上主要表现为:A展示社会万象 B体现传统美德 C蕴涵丰富人生哲理
III、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为:A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B形象生动,形神具备 C叙议结合,揆情说理。
③说笑话类
说笑话类,主要为相声,它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具有喜剧风格的艺术形式。相声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不断引人发笑,相声具有戏剧风格的艺术。
二、民间说唱的特点
民间说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自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民间说唱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
② 民间说唱演唱简便、灵活,具有轻便性。
③ 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通俗性。
三、相声艺术
1、含义: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2、分类:相声从表演人数和形式可分为:A单口相声 B对口相声 C群活相声
3、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包袱”,相声产生笑料的特有结构形态。
包袱构成的艺术手段有两类:A从情节构思和人物思想性格出发,与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叫做‘肉里噱’。B借助语气趣味和修辞手段构成,与内容无关,叫做‘外插花’。
4、 相声的结构:垫话、瓢把儿、正活、收底四部分构成。
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
2、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A希腊悲喜剧 B 印度梵剧 C中国戏曲
3、民间小戏的特征:
①在创作演出上,是草台班底,地摊演出,具有简便性。
②在内容上,关注底层民众,切入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③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于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活泼性。
二、民间小戏的形成及其系统
1、民间小戏是在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说唱额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对各种民间固有艺术综合的过程。
2、民间小戏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①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来 ②从民间说唱发展而来
3、民间小戏的系统:①花灯戏系统②花鼓戏系统③采茶戏系统④秧歌戏系统⑤道情戏系统⑥道具戏系统
三、民间小戏的剧目及其表演惯制
剧目具体内容如下:①反映平凡有趣的日常劳动和家庭生活。②反映爱情婚姻生活,歌颂纯真自由的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③真实而深刻揭露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鞭挞剥削者、压迫者,反映广大民众朴素阶级意识和斗争智慧。
知识点十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有三方面:
①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借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少文学体裁的兴起,都发端于某种民间文学体裁样式的发现。
②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伤口的融入。或为生动地描绘人物,或为活跃叙事,或为铺张叙事、结构情节,作家文学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融入民间文学作品或其艺术手法。
③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理论建设的作用。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创作实践上,还表现在作家文学理论的建设上,而且这种传统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三方面:
①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影响的第一个特征在于把民间文学由口语化转化为书面化。
②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哲学烨和历史化。
③作家文学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损害和对民间文学作品思想的扭曲。
2、 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保存和理性改编。
3、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作品的融入
①直接嵌入,作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直接纳入作家的叙事之中。②题材利用,理解与结构。③原型的借用与再造:小说的人物与叙事模式。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一般特点:
① 历史文化背景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制约作用。
大体上说,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一体到分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
②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中介。
③ 现代社会中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和深入发展。
知识点十二:民间文学的语境
1、什么是语境?语境的两种含义:
①指话语、语句或语词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
②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
2、语境的构成:
①时间 ②空间 ③传承人 ④受众 ⑤表演情境 ⑥社会结构 ⑦文化传统
3、民间文化生态构成具有两项基本特征:
①它是围绕某项民间文化活动,由互相关联的各个方面构成的互动体系。
②它以活态呈现,切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
知识点十三: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
1、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是指走向田野,深入实际地向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面对面地进行搜集采录。
2、田野作业是民间文学的基础。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决定的。
3、田野作业的形式
按其调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①全面普查 ②专项调查 ③专题调查 ④专访调查等形式。按其采录的方式又可分为A随机采录 B定居采录 C采风队采录 等形式。
4、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规则
①明确任务,有的放矢。②抓住机会,创造环境。③尊重讲唱者,融洽感情。 ④运用现代设备,确保科学记录。
5、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①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②各种内容的作品俱收 ③不同时代的作品俱收 ④多种异文的作品俱收 ⑤口头和书面作品俱收 ⑥讲唱、表演的情境俱收 ⑦与作品相关的材料俱收
6、田野作业的忠实记录
①忠实记录全部活动 ②准确记录方言土语 ③完整记录语气语调 ④精确记录语法特点⑤同步记录演唱过程
7、田野作业的科学写定
知识点十四: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
1、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
①缘事而发的原生性 ②天籁之音的率真性 ③多元交融的复合性
2、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① 净化与情感渲泄功能 ②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 ③娱乐与愉悦身心的功能
知识点十五: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基本要求:
①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 ②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③培养优良学风
知识点十六:中国民间文学史略
1、识记: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
知识点十七:世界民间文学泛述
2、识记:世界民间文学中的散文类、韵文类作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广东省自考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上一篇:深圳自考07564唐宋词研究押题资料
下一篇:深圳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押题资料
最近更新
- 深圳自考00031心理学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037美学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06-23
- 深圳自考00536古代汉语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押题资料 06-23
- 深圳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押题资料 06-23
考试资讯
- 2024年龙岗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7
- 2024年宝安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6
- 2024年南山区自考报名条件 07-15
- 2024年福田区自考报名条件 07-02
- 2024年罗湖区自考报名条件 07-02
- 福田区自学考试新生怎么选择专业? 06-29
- 福田区自学考试也存在结业与肄业吗? 06-29
- 罗湖区自学考试可以考几个专业? 06-29
- 罗湖区自考为什么没有学籍信息? 06-29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